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偃猪(偃豬)
亦作“ 偃瀦 ”。 陂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数疆潦,规偃猪。”周礼·地官·稻人“以瀦畜水” 汉 郑玄 注:“偃猪者,畜流水之陂也。”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南镇祈梦:“某也躨跜偃瀦,轩翥樊笼,顾影自怜,将谁以告?”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三》:“ 楚蔿掩 为司马,度山林,鳩藪泽,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规偃瀦,町原防,牧皋隰,井衍沃。”
《骈字类编》:猪犬(猪犬)
晋书五行志:武帝咸宁中,司徒府有二大蛇,长十许丈,居听事平橑上,而人不知,但数年,怪府中数失小儿及猪犬之属。后有一蛇夜出,被刃伤,不能去,乃觉之,发徒攻击,移时乃死。 齐民要术:鹅鸭皆一月雏出。量雏欲出之时,四五日内,不用闻打鼓纺车犬叫猪犬及舂声。又不用器淋灰。
《骈字类编》:猪子(猪子)
方言:猪,燕朝鲜之间谓之猳,关东西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其子或谓之豚,或谓貕。吴扬之间谓之猪子。
《漢語大詞典》:猪崽(豬崽)
见“ 猪仔 ”。
《國語辭典》:猪仔(豬仔)  拼音:zhū zǎi
1.广东方言。指小猪。
2.称被诱拐到外国做苦工的人。
《漢語大詞典》:猪王(豬王)
对身体肥胖的权势者的蔑称。 清 黄遵宪 《三哀诗·哀唐韨臣明经》:“猪王一无知,好勇徒强梁。”
《骈字类编》:猪蹄(猪蹄)
齐民要术:作猪蹄酸羹一斛法。猪蹄三具,煮令烂,擘去大骨,乃下葱头䜴汁苦酒盐口调其味。旧法用饧六斤,今除也。幽怪录:郭元振不第,自晋之汾,夜行阴晦失道,有宅门,院宇甚峻。入庙廊下及堂上,灯烛荧煌,若嫁女之家,而悄无人。俄闻堂上东閤有女子哭声。公问曰:堂中泣者,人邪?鬼邪?曰:妾此乡之祠,有乌将军者,每岁必择处女之美者而嫁焉。妾父利乡人之五百缗,潜以应选。公大愤曰:吾必力救之。未几,火光照耀,车马骈阗。将军渐下,戈剑弓矢翼以入。公使仆前曰:郭秀才。将军者喜而延坐,与对食,言笑极欢。公起取鹿腊并小刀,因削之,置一小器,令自取之。将军不疑其他。公乃投其脯,捉其腕而断之。将军失声而走,导从之吏,一时惊散。天方曙,开视其手,猪蹄也。
分类:猪蹄
《國語辭典》:猪婆龙(豬婆龍)  拼音:zhū pó lóng
一种大型爬虫类。长约二公尺馀,穴居于池沼底部。为中国大陆特产动物。参见「鼍」条。
分類:扬子鳄
《骈字类编》:猪耳
本草:葈耳,释名猪耳。
《国语辞典》:猪肚(猪肚)  拼音:zhū dǔ
猪胃。《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当日金奴与母亲商议,教八老买两个猪肚磨净,把糯米莲肉灌在里面,安排烂熟。」《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季恬逸见他不吃大荤,点了一卖板鸭,一卖鱼,一卖猪肚,一卖杂脍,拿上酒来。」
《分类字锦》:社猪(社猪)
陆游 社肉诗 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
分类:社日
《漢語大詞典》:圈猪
圈养的猪(区别于“跑猪”)
分類:圈养区别
《漢語大詞典》:恋猪肝(戀豬肝)
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 太原 閔仲叔 者,世称节士……客居 安邑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 安邑 令闻,勑吏常给焉。 仲叔 怪而问之,知,乃叹曰:‘ 閔仲叔 岂以口腹累 安邑 邪?’遂去,客 沛 。”后用为在生活上受地方官照顾的典故。亦作“ 恋猪肝 ”。 明 张煌言 《感遇》诗之一:“落拓何曾夸马骨,淹留岂为恋猪肝!”
《骈字类编》:雾猪(雾猪)
明一统志:雾猪泉在直隶徐州萧县东南五十里,宋州守苏轼祈雨于此,有应。
《漢語大詞典》:牙猪(牙豬)
亦作“ 牙猪 ”。 公猪。 清 西厓 《谈徵·名部下·牙猪》:“牙猪,牙即豭之转音也。” 李育才 《卖肥猪》:“就是五元多钱也不算少啦,能买一头小牙猪。”
《漢語大詞典》:生猪
活猪。如: 和平村 ,去年生猪存栏数比前年增加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