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宁猪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山丹州人。母患风疾,药饵不效,不能行,便溺狼籍,猪狗洗涤无怨色。又造板舆载母,夫妇抬行园田以娱之。
《漢語大詞典》:猪狗
(1).猪与狗。 宋 苏轼 《书〈孟德传〉后》:“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
(2).詈词。谓人下贱如牲畜。《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二 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髮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
《国语辞典》:猪狗不如(猪狗不如)  拼音:zhū gǒu bù rú
1.指责人失去人性,连牲畜都不如。
2.比喻境遇极差。如:「这个国家历经长期内战,又遇上连年饥荒,人民过著猪狗不如的生活。」
《國語辭典》:溷腴(圂腴)  拼音:hùn yú
溷,猪、犬。腴,肠胃等内脏。溷腴指猪狗的肠胃。《礼记。少仪》:「君子不食溷腴,小子走而不趋。」
分類:猪狗内脏
《國語辭典》:行若狗彘  拼音:xíng ruò gǒu zhì
彘,猪。形容行为低下鄙贱。参见「行同狗豨」条。《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雠,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虖烈士,人主使然也。」
分類:猪狗不齿
《漢語大詞典》:狗猪不食其余(狗豬不食其餘)
谓猪狗亦鄙薄其人,不食其所馀。极言人品之低下。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復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餘。” 颜师古 注:“言恶贱。”亦作“ 狗鼠不食汝餘 ”、“ 狗彘不食汝餘 ”、“ 狗彘不食其餘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魏武帝 崩, 文帝 悉取 武帝 宫人自侍。及帝病困, 卞后 出看疾。太后入户,见值侍竝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復前而嘆曰:‘狗鼠不食汝餘,死故应尔!’”明史·李任传:“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餘。” 梁启超 《收回干线铁路问题》:“其由舞弊者,则经办之人诚狗彘不食其餘,人人皆得诛之。”亦省作“ 狗彘不食 ”。 吴玉章 《辛亥革命》十三:“ 汪精卫 、 陈璧君 则作了狗彘不食、遗臭万年的无耻汉奸。”
《漢語大詞典》:豕食丐衣
吃猪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极其贫困。 清 唐甄 潜书·考功:“举良吏而拔之高位,既显荣而去矣。观其境内,冻饿僵死犹昔也,豕食丐衣犹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