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猜嫉
猜疑忌妒。梁书·侯景传:“ 澄 ( 高澄 )天性险忌,触类猜嫉,諂諛迭进,共相搆毁。”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直隶按察使丁公墓志铭》:“值 天津 民与西洋传教士积有违言,互相猜嫉,公平心调剂,稍去畛畦。” 巴金 《灭亡》第十章:“这样把自己关在自己底痛苦造成的狭小的笼子里,又拿仇恨、嫌厌、猜嫉来做食料。”
《漢語大詞典》:猜祸(猜禍)
(1).谓猜疑人并加以损害。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其治復放 河内 ,徒请召猜祸吏与从事。”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猜,疑也。取吏好猜疑作旤害者,任用之。”
(2).指猜疑和祸害。 唐 皮日休 《奉献致政裴秘监》诗:“猜祸皆及身,何復至如是?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
《漢語大詞典》:量猜
估量猜测。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心下量猜。[带云]到山寨上,哥哥不打,则要头。[唱]怎发付脖项上这一块?”
分類:估量猜测
《國語辭典》:虑猜(慮猜)  拼音:lǜ cāi
猜疑、疑虑。《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二出》:「休道侯门深似海,说与婆婆休虑猜,只道家中管待客。」
分類:猜疑戏文
《漢語大詞典》:悬猜(懸猜)
揣测,猜想。 茅盾 《雨天杂写之一》:“别人读了作何感想,自不必悬猜。”
分類:揣测猜想
《漢語大詞典》:是猜
试猜。是,用同“ 试 ”。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二折:“夫人,你是猜波!”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我是猜咱。”
《高级汉语词典》:沉猜
深沉多疑
《韵府拾遗 洽韵》:猜狭(猜狭)
南史张弘策传性甚猜狭徒取祸机
《漢語大詞典》:猜中
部分地或完全地得出。例如:他一下子就猜中了我的年龄。
分類:分地得出
《漢語大詞典》:猜忤
疑忌而忤逆。后汉书·王允传论:“若 王允 之推 董卓 而引其权,伺其閒而敝其罪,当此之时,天下悬解矣,而终不以猜忤为衅者,知其本於忠义之诚也。”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旍軫岁到於 句吴 ,冠盖年驰於庸 蜀 ,则客嘲殊险,宾戏已深,共尽游谈,谁云猜忤。”
分類:疑忌忤逆
《漢語大詞典》:猜扰(猜擾)
因猜疑而扰攘。《宋书·索虏传》:“今伪帅始死,兼逼暑时,国内猜扰,不暇远赴, 关 内之众,裁足自守。”
分類:猜疑扰攘
《分类字锦》:猜瞿
埤雅禽经曰雀以猜瞿今雀俯而啄仰而四顾所谓瞿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猜摹
揣测描摹。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更夫击柝巡营,仰见白云一片,如匹练高悬云间,缀有斗大四字……兵弁起视时,云已散漫,如香烟裊篆,莫可辨明,识字者隐约猜摹,尚有偏旁笔画可拟。”
分類:揣测描摹
《漢語大詞典》:猜离(猜離)
猜忌离心。魏书·昭成帝纪:“ 閼头 之叛, 悉勿祈 兄弟十二人在帝左右,尽遣归,欲其自相猜离。”
分類:猜忌离心
《漢語大詞典》:猜忿
疑忌愤恨。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 巢 愈猜忿,屡杀大将,引众奔 兗州 。” 前蜀 杜光庭 《郑顼别驾本命醮词》:“或雪志于侵诬之际,或涤瑕于猜忿之中。”
分類:疑忌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