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虘诈(虘詐)
犹狡诈。 章炳麟 《思乡原上》:“ 雒 闽 之学, 明 以来稍敝蠧,及 清 为佞人假借,世益视之轻。然 刁苞 、 应撝谦 、 张履祥 辈,修之田舍,其德无点。至今草野有习是者,虽陋犹少虘诈。”
分類:狡诈
《漢語大詞典》:倾狡(傾狡)
狡诈。宋史·真宗纪二:“工部侍郎 董儼 坐躁竞倾狡,责授 山南东道 行军司马。”明史·奸臣传·赵文华:“性倾狡,未第时在国学, 严嵩 为祭酒,才之。”
分類:狡诈
《漢語大詞典》:狙谲(狙譎)
狡诈。 唐 陈叔达 《答王绩书》:“述时望者,以爵禄为荣谈;陈国纪者,以狙譎为能事。”
分類:狡诈
《漢語大詞典》:矫黠(矯黠)
犹狡诈。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才难》:“除其矫黠之患,安其性命之精,太平之代,万物肫肫。”
分類:狡诈
《國語辭典》:奸人  拼音:jiān rén
狡猾、奸诈的坏人。《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君子者,遇主知则进,疑则退,安其位不为它计,故常为奸人所乘。」
《國語辭典》:奇巧  拼音:qí qiǎo
1.奇变巧诈。《庄子。人间世》:「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则至多奇巧。」
2.新奇巧妙。《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今第舍增多,穷极奇巧,掘山攻石,不避时令。」也作「奇妙」。
《漢語大詞典》:凶狡(兇狡)
(1).凶顽狡诈。后汉书·朱穆传:“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旧唐书·突厥传下》:“不可使凶狡之虏,恣行侵渔,无辜之甿,久遭涂炭。” 明 唐顺之 《答曾石塘总制》:“譎诈凶狡,虏人所长。”
(2).指凶顽狡诈之人。《宋书·礼志一》:“寇 羯 饮马於 长江 ,凶狡虎步於万里,遂使神州萧条,鞠为茂草,四海之内,人跡不交。”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况復邦家不造,至此横流,凶狡犹存,何所逃责?”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康元年:“凶狡猖狂,若待上闻,孤城必陷。”
(1).凶暴。狡,暴戾。北齐书·神武纪上:“ 兆 虽劲捷,而兇狡无谋,不足图也。”明史·刘讱传:“ 联 素兇狡,尝殴其父 良 ,论死。”
(2).凶恶狡猾。旧唐书·朱泚黄巢等传论:“﹝ 泚 ﹞性惟兇狡,耳习闻於篡夺,心本乏於忠诚。”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人兇狡非常,只怕容易打听不出。若是洩漏了事机,不惟无益,反致有害。”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五:“今之恶少兇狡百出,安能坐缚手足久困飢馁乎?”
《國語辭典》:诡怪(詭怪)  拼音:guǐ guài
奇异怪诞。《周书。卷四九。异域传。序》:「求之邹说,诡怪之迹实繁;考之山经,奇谲之词匪一。」
《漢語大詞典》:狂狡
(1).狂妄狡诈。《汉书·王莽传中》:“今狂狡之虏或妄自称亡汉将军,或称 成帝 子 子舆 ,至犯夷灭,连未止者,此圣恩不蚤絶其萌牙故也。” 晋 郭璞 《省刑疏》:“不然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蠢戾之妖。”北史·郭祚传:“ 萧衍 狂狡,擅断川瀆,役苦人劳,危亡已兆。”
(2).指狂妄狡诈之徒。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伤毁圣人者,狂狡也。”
(3).指叛乱者。汉书·诸侯王表序:“亡狂狡之忧,卒折诸 吕 之难, 成太宗 之业者,亦赖之於诸侯也。”新唐书·魏元忠传:“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 金 元好问 《秦王擒窦建德降王世充露布》:“南征北怨而俱荷来苏,西被东渐而无思不服,独兹狂狡,犹尔跳梁。” 章炳麟 《安君颂》:“狂狡颠覂,应时就戮。”
《漢語大詞典》:狡谋(狡謀)
狡诈的计谋。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通商事宜疏》:“彼独据运货之利,既入 滇 境,窥知矿产之富,或且渐生狡谋。”清史稿·德宗纪一:“敕 鸿章 ‘力杜狡谋,常存戒惧’。” 邹韬奋 《抗战以来》附录《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其处心积虑,正要使我与援我最力的 苏联 关系疏远,而遂敌人的狡谋。”
分類:狡诈计谋
《漢語大詞典》:奸相(姦相)
亦作“奸相”。
(1).指弄权误国的宰相。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沈鍊 教把稻草扎成三个偶人,用布包裹,一写‘ 唐 奸相 李林甫 ’,一写‘ 宋 奸相 秦檜 ’,一写‘ 明 奸相 严嵩 ’,把那三个偶人做个射鵠。”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圣君戴奸相,头风愈狂狙。”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昏君 唐玄宗 、奸相 杨国忠 开 潼关 让 安禄山 入 西京 。”
(2).指阴险狡诈的相貌。
《國語辭典》:险诈(險詐)  拼音:xiǎn zhà
奸险狡诈。《大宋宣和遗事。利集》:「(梁)师成外示恭谨,中存险诈。」也作「险谲」。
《國語辭典》:虚诈(虛詐)  拼音:xū zhà
虚伪狡诈。《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言与行缪,虚诈不情。」
分類:虚伪狡诈
《漢語大詞典》:盗兵(盜兵)
(1).以狡诈手段取胜之兵。荀子·议兵:“夫是之谓盗兵,君子不由也。” 杨倞 注:“由,用也。以诈力相胜,是盗贼之兵也。”史记·高祖本纪:“去輒烧絶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
(2).叛乱之兵。 宋 王安石 《骊山》诗:“六籍燃除士不磨, 驪山 如此盗兵何?” 明 方孝孺 《王君国祥墓碣》:“今城中无一军而盗兵悍甚,此难与争锋,当以计破之。”
(3).谓盗取兵权。指叛乱。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进银立兵营:“全盛之世,主上偶计刀锥,羣小遂借以售奸。名在贤书者,亦思盗兵逞志,言利之害至此。” 元 元明善 《稾城董氏家传》:“所亟召卿,意不在此,竖子盗兵,朕自抚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尽以託卿。”
《漢語大詞典》:强猾
亦作“彊猾”。 强横狡诈。亦指强横狡诈的人。三国志·魏志·田豫传:“摧抑兼并,乖散强猾。” 南朝 陈 徐陵 《陈武帝下州郡玺书》:“爱惠以抚孤贫,威刑以御彊猾。” 宋 李纲 《论盗》:“强猾勇敢者,可藉以备行陈。”
分類:强横狡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