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犀皮  拼音:xī pí
1.犀牛皮。《宋书。卷八四。孔觊传》:「龙骧将军阮佃夫募得蜀人数百,多壮勇便战,皆著犀皮铠,执短兵。」
2.一种填漆。花纹不具象,制法是在髹漆半乾时,在表面造成凹斑,通常以赤、黄、黑等色填补凹处,俟乾后打磨平滑,即显出暗花,如松鳞、云影,又似犀牛的皮色,有自然之美,故称为「犀皮」。
《漢語大詞典》:犀毗
(1).带钩。汉书·匈奴传上:“黄金飭具带一,黄金犀毗一。” 颜师古 注:“犀毗, 胡 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 元 杨维桢 《春侠杂词》之四:“上楼更衣玉山倒,腰间带脱金犀毗。”
(2).亦作“ 犀皮 ”。漆器的别称。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漆器有所谓犀皮者,出 西毘国 ,讹而为犀皮。” 明 马愈 《马氏日抄·犀毗》:“髹器称犀毗者,人不解其义,譌为犀皮……盖毗者,脐也。犀牛皮坚有文,其脐旁四面文如饕餮相对,中一圜眼,坐卧起伏,磨礪光滑。西域人 剸西 ,剜取之以为腰带之饰……后世髹器倣而为之,曰白犀毗焉。有以细石水磨,混然成凹者,曰滑地犀毗。黑剔为是,红剔则失本义矣。”
分類:带钩漆器
《國語辭典》:犀甲  拼音:xī jiǎ
犀牛皮制成的甲冑。《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唐。杜牧〈郡斋独酌〉诗:「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
《國語辭典》:犀渠  拼音:xī qú
1.以犀牛皮制成的甲冑。《文选。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三》:「解佩袭犀渠,卷帙奉卢弓。」
2.以犀皮所制的盾牌。《文选。左思。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3.神话传说中的野兽。《山海经。中山经》:「釐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鬼。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漢語大詞典》:犀轩(犀軒)
古代卿所乘的用犀皮装饰的车。后用以敬称人的行踪。左传·定公九年:“﹝ 齐侯 ﹞与之犀轩与直盖。” 杜预 注:“犀轩,卿车。” 孔颖达 疏:“犀轩,当以犀皮为饰也。” 唐 罗隐 《送程尊师东游有寄》诗:“且凭鹤驾寻沧海,又恐犀轩过 赤城 。”
《漢語大詞典》:犀簟
犀皮制的席。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同昌公主 出降宅於 光化里 ……堂中设连珠之帐,却寒之帘,犀簟,牙席。”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二一:“月影悠悠秋树明,露吹犀簟象牀轻。”旧唐书·五行志:“ 张易之 为母 阿藏 为七宝帐,有鱼龙鸞凤之形,仍为象牀、犀簟。”
分類:犀皮
《漢語大詞典》:水犀甲
用水犀皮制成的护身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今 夫差 衣水犀甲者十有三万人。” 徐天祐 注:“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 吴 以水犀皮饰甲也。”
《漢語大詞典》:犀帖
薄犀皮制的帷幔。帖,通“ 幨 ”。 唐 李商隐 《拟意》诗:“象牀穿幰网,犀帖钉窗油。” 道源 注:“集韵:‘帖,牀前帷也。’以薄犀为帖,钉於窗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