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4,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特写
特奏名
特制
特锡
瑰特
特展
特报
特豚
怪特
特胜
特邀
新特
特士
特典
诡特
《國語辭典》:特写(特寫)  拼音:tè xiě
1.对特定新闻事件或人物,运用文学上的写作技巧所作的具有报导性或娱乐性的内容。
2.一种特别拍摄的手法。摄影机与主体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故整个镜头中所摄入的便是特定部分的放大,以突显拍摄主题。
《漢語大詞典》:特奏名
宋 代科举制度的一种特殊规定: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叫“特奏名”,与“正奏名”相区别。宋史·选举志一:“ 开宝 三年,詔礼部閲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特奏名恩例,盖自此始。”宋史·选举志一:“二十一年,御试得正奏名四百人,特奏名五百三十一人,中兴以来,得人始盛。”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國語辭典》:特制(特製)  拼音:tè zhì
1.特别加工精制的。如:「特制品」。
2.专为某一目的而制造的。如:「这是专为你特制的减肥餐。」
《分类字锦》:特锡(特锡)
唐书李元纮传五月五日宴武成殿赐群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纮及萧嵩群臣无与比
分类:法服
《漢語大詞典》:瑰特
亦作“瓌特”。 奇特。亦指奇特之行。 明 吴昜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威声动异域,瑰特震所见。”
分類:奇特
《国语辞典》:特展  拼音:tè zhǎn
专门性或专为某一目的所举办的展览会。如:「书画特展」、「纪念邮票特展」。
《国语辞典》:特报(特报)  拼音:tè bào
气象报告中对剧烈天气的特别预报。天气有时会因特殊现象,或强烈天气系统到达,而出现严重的妨碍活动、或导致灾害的情况,这时天气预报就会发布「特报」,以请民众注意与防范。如低温特报、豪雨特报、强风特报。
《分类字锦》:特豚
礼记士宗庙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注士荐牲用特豚疏士荐牲用特豚者按仪礼特牲是有地之士用特牲今无地之士荐宜贬降不用成牲故用特豚
分类:
《國語辭典》:怪特  拼音:guài tè
奇异独特。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分類:奇怪特别
《漢語大詞典》:特胜(特勝)
特别优美。 宋 朱熹 《卧龙庵记》:“此菴之西,苍崖四立,怒瀑中泻……有黄石数丈,隐映连属在激浪中,视者眩转,若欲蜿蜒飞舞,故名 卧龙 ,此山水之特胜处也。”
分類:特别优美
《漢語大詞典》:特邀
特别邀请。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光绪己卯科重赴鹿鸣者九人:“ 英 相以繙译,特邀俞旨附宴。” 周恩来 《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报告》:“在 北京 的人大代表、政府成员和特邀的专家也出席了那次会议。”
分類:特别邀请
《漢語大詞典》:新特
(1).新的配偶。《诗·小雅·我行其野》:“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朱熹 集传:“特,匹也。”
(2).新奇特别。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不以华为辩,不以意为觉,无偏駮之説,无新特之论。” 明 李维桢 《〈雷起部诗选〉序》:“新特者失於穿凿,平易者失於庸俚。”
(3).新近的优异者。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姓名已没於朽陈,命赐忽超於新特。”
《漢語大詞典》:特士
有独特志向、操行的人物。 明 何景明 《与宁兵备书》:“良吏不媚上而求怀于民,特士不求无非于众。”
《漢語大詞典》:特典
特殊的恩典。 明单本《蕉帕记·相逢》:“圣旨到齐来跪听,这特典中间,又赐令郎勑命。”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四:“因为城厢附近的人三天的节假可以回家……离城过远的人占不着这种便宜,所以才给了那种特典。”
分類:特殊恩典
《國語辭典》:诡特(詭特)  拼音:guǐ tè
怪异、奇特。如:「言行诡特」。
分類: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