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神通奇特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奇特之一。(参见:奇特)
【三藏法数】
谓佛世尊妙应群机,现大神变,不可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邪魔外道咸归正化,是为神通奇特。
奇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A^s/carya,阿阇理贰。又作遏部多Adbhuta,译曰奇特。独一不偶也。西域记一曰:「何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佛所行赞四曰:「知得未曾法,而起奇特想。」贤愚经八曰:「如来出世,实复奇特。」
【俗语佛源】
梵语ascarya的意译。如《贤愚经》卷八说:「如来出世,实复奇特。」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中说佛有三种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摄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异,不同寻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说是奇特。经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顶经》。然而,把整个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会流入邪僻一径。禅宗有句话:「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如唐·宗杲《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无传无授,唯我證尔證。」再举两个俗例。如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忠尽行,必报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阳朔的山水的确很奇特。」(李明权)
富特伽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补特伽罗)
尊特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胜应身尊大殊特。卢舍那佛是也。法华玄义十曰:「尊特之身,犹如虚空,为法性身菩萨说法。」四教仪集注上曰:「卢舍那,翻净满。谓诸恶都尽故净,众德悉圆故满。亦翻光明遍照,亦名尊特,名胜应。」
【佛学常见辞汇】
尊贵特别。
补特伽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Pudgala,又作富特伽罗,旧作福伽罗、补伽罗、富伽罗、弗伽罗、富特伽耶。旧译曰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数者,取五趣而轮回之义。唯识述记二本曰:「补特伽罗,数取趣也。」玄应音义一曰:「福伽罗,经论中或作富伽罗,或作富特伽耶。旧译云人。应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同二十二曰:「案梵本,补,此云数。特伽,此云取。罗,此云趣。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诸趣也。旧亦作弗伽罗,翻名为人,言舍天阴入人阴,舍人阴入畜生阴,是也。」慧苑音义上曰:「补伽罗,正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造集不息,数数取苦果也。」
钵特
【佛学大辞典】
(植物)钵特摩之略。
钵特摩
【佛学大辞典】
(植物)又作波头摩,钵头摩,钵昙摩。梵语Padma,译曰红莲华。又八寒地狱之第七。此地狱众生为寒苦割肉似红莲,故有此名。见钵头摩条。
【三藏法数】
梵语钵特摩,华言红莲华。
钵喇特崎拿
【佛学大辞典】
(术语)Pradaks!in!a,译曰旋右,即绕右而行也。寄归传三曰:「言旋右者,梵云钵喇特崎拿。钵喇字缘,乃有多义。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拿即是其右,总名尊便之目,故时人名右手为特崎拿手,意是从其右边为尊为便,方合旋绕之仪矣。」(参见:右绕)
槃特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半托迦)
槃特迦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半托迦)
慧心奇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奇特)附录。
【三藏法数】
谓佛之智慧心光湛寂,照了一切诸法,成就一切种智,是为慧心奇特。
奇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A^s/carya,阿阇理贰。又作遏部多Adbhuta,译曰奇特。独一不偶也。西域记一曰:「何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佛所行赞四曰:「知得未曾法,而起奇特想。」贤愚经八曰:「如来出世,实复奇特。」
【俗语佛源】
梵语ascarya的意译。如《贤愚经》卷八说:「如来出世,实复奇特。」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中说佛有三种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摄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异,不同寻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说是奇特。经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顶经》。然而,把整个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会流入邪僻一径。禅宗有句话:「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如唐·宗杲《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无传无授,唯我證尔證。」再举两个俗例。如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忠尽行,必报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阳朔的山水的确很奇特。」(李明权)
摩诃钵特摩
【佛学大辞典】
(界名)Maha%padma,译曰大红莲华。又八寒地狱之第八名。俱舍光记十一曰:「摩诃钵特摩,此云大红莲华,严寒逼切,身变折裂如大红莲华。」
摩诃没特伽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摩诃目犍连)
摩诃袒特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杂名)Maha%tantradha%ran!i,大方等陀罗尼经所说神儿之名。止观二曰:「摩诃袒特陀罗尼,翻为大秘要遮恶持善。」
檀特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又作檀德,檀陀,单多罗迦,弹多落迦Dantaloka,山名。译曰阴山。西域记,谓此山在北印度健驮罗国。为往昔须大拿太于修菩萨行之处。西域记二曰:「昔苏达拿太子摈在弹多落迦山,旧曰檀特山,讹也。(中略)跋虏城东北二十馀里至弹多落迦山,岭上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苏达拿太子于此栖隐。」玄应音义五曰:「檀特山,或云单多罗迦山,或言檀陀山,此译云阴山。然禅门记录中多以之为悉达太子之苦行处,但未见经说。」祖庭事苑三曰:「普曜经云:世尊踰城出家至檀特山,始于阿蓝迦蓝处五年学不用处定。」明教之正宗记一曰:「太子年十九岁二月八日夜,乘马出自北门,至檀特山。」检普曜经无此文。
檀特罗和
【佛学大辞典】
(地名)Dan!d!avara,林名。翻梵语九曰:「檀特罗和,应云檀荼波罗。译曰:檀荼者罚,波罗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