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牵挛(牽攣)
(1).系恋;牵挂。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枕中:“没溺於声色之类,牵挛於珍怪贵重之器,故其邦空虚。” 唐 韩愈 《送灵师》诗:“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2).拘谨。石林诗话卷中引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邇来作者,寖以成俗,遂迺句无虚语,语无虚字,牵挛补衲,蠹文已甚,自然英旨,罕遇其人。”今本诗品作“拘挛”。
(3).拘系;拉住。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艺文类聚博物志曰:‘ 子路 与 子贡 遇 郑 神社,社树有鸟, 子路 捕鸟,神社牵挛 子路 , 子贡 説之,乃止。’”
《國語辭典》:挂欠(掛欠)  拼音:guà qiàn
赊欠。如:「他在巷口那家杂货店里,总共挂欠了二千元。」
《漢語大詞典》:黏连(黏連)
(1).牵挂。 清 蒋士铨 《第二碑·寻诗》:“十载棕鞋桐帽,肩头事让与人挑,一切黏连尽丢掉,谁待理归田剩稿。”
(2).黏在一起。 曹禺 《原野》第三幕:“奔跑使她昏晕欲倒。头发为汗水侵湿,黏连几处。”
分類:牵挂
《國語辭典》:沾带(沾帶)  拼音:zhān dài
1.牵连、连带。《红楼梦》第五一回:「如今时气不好,恐沾带了别人事小,姑娘们的身子要紧的。」
2.连带得到好处。《红楼梦》第五六回:「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里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
《國語辭典》:沾光  拼音:zhān guāng
1.带有光泽。南朝宋。鲍照〈从登香炉峰〉诗:「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
2.有所连带而享受到光彩与利益。《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他说股本生财一概由他承认,他既然要,我们乐得多开些,大家多沾光,他两个也不无小益。」
《国语辞典》:吊撒(吊撒)  拼音:diào sā
牵挂。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早听得画角儿弄咿哑,宿鸟儿叫啾喳。未合眼天早明,可教我怎生撇下。俺心里早吊撒。」
分类:牵挂
《國語辭典》:根绊(根絆)  拼音:gēn bàn
1.后代,尤指儿子。《金瓶梅》第六二回:「他身上不方便,早晚替你生下个根绊儿,庶不散了你的家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此辈人无根绊,有权术。留下他冤仇不解,必受他中伤。」2.牵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此处既无根绊,明日换过大船,就做好日,开了罢。」
分類:牵挂
《國語辭典》:忘情  拼音:wàng qíng
1.淡漠不动情。《晋书。卷四三。王戎传》:「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2.纵情,感情失去节制。《红楼梦》第二六回:「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文明小史》第三○回:「两下谈得甚是忘情,黄詹事忘了情,把自己在京当穷翰林怎样为难,一五一十告知伯集。」
《國語辭典》:放心  拼音:fàng xīn
1.放恣、放散之心。《孟子。告子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2.开拓胸襟。唐。王维〈瓜园〉诗:「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
3.安心。《水浒传》第八回:「官人放心,多是五跍路,少便两程,便有分晓。」《英烈传》第二二回:「半月之内,救兵必到,尔辈皆宜放心。」
《漢語大詞典》:放心解体(放心解體)
指人心离散、瓦解。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 攸 ”。
《國語辭典》:萦怀(縈懷)  拼音:yíng huái
牵挂于心。如:「虽然分别多年,但彼此深厚的交情,仍旧令她萦怀难释。」
分類:萦怀牵挂
《國語辭典》:放意  拼音:fàng yì
恣意。《列子。杨朱》:「不治世故,放意所好。」《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传》:「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
《漢語大詞典》:萦心(縈心)
牵挂心间。 唐 段成式 《闲中好》词:“闲中好,尘务不縈心。”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 天台 王古直 有《述怀》诗‘穷将入骨诗还拙,事不縈心梦亦清’之句, 李西涯 称赏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将军好生不忍,把好言安慰他,叫他休把閒事縈心,且自将息。” 夏承焘 《〈天风阁学词日记〉前言》:“迨抗战爆发,时局动盪。陆沉之惧,旦夕縈心!”
分類:牵挂挂心
《漢語大詞典》:身外事
指无足牵挂的世事。 明 刘基 《旅兴》诗之四五:“但愿长若斯,拨置身外事。”
《國語辭典》:系念  拼音:xì niàn
挂念。也作「系念」。
《國語辭典》:系念(繫念)  拼音:xì niàn
挂念。《三国演义》第八回:「布谢归;然身虽在卓左右,心实系念貂蝉。」也作「系念」。
《漢語大詞典》:无蒂(無蔕)
没有牵挂或牵连。形容活动自如。语本 汉 班固 《答宾戏》:“上无所蔕,下无所根。”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如浮波之远騖,若丽树之争荣;譬云龙之无蔕,如笙风之有情。” 唐 杜甫 《解忧》诗:“呀坑瞥眼过,飞櫓本无蔕。” 宋 杨万里 《四月十三日度鄱阳湖》诗:“豁然地无蔕,渺若海不岸。”
《漢語大詞典》:萦牵(縈牽)
旋绕牵挂。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丞》:“明涧予沿越,飞萝子縈牵。” 唐 黄滔 《壶公山》诗:“清吟思却隐,簪紱奈縈牵。” 宋 赵长卿 《临江仙》词:“别来此处最縈牵:短篷 南浦 雨,疎柳 断桥 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贴]我芳心不解乱縈牵,羞睹游丝与飞絮。”
分類:旋绕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