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起窠
方言。指牲畜发情。 陈登科 《活人塘》二一:“第二天早上查查,原来是一个老母猪起窠了,跳出圈,在外面乱跑。”
《漢語大詞典》:黔喙
黑嘴。借指牲畜野兽之类。易·说卦:“艮为山……为黔喙之属。” 陆德明 释文:“谓虎豹之属,贪冒之类。” 孔颖达 疏:“取其山居之兽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於是掘徙骸骨,家中皆愈”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夫万物之化,一例之道也。是以 夏 鯀 ,天子之父, 赵王 如意 , 汉祖 之子,而 鯀 为黄熊, 如意 为苍狗,斯亦至尊之位而为黔喙之类也。”
分類:牲畜野兽
《漢語大詞典》:牢栈(牢棧)
圈养牲畜的栅栏。宋史·食货志下一:“凡供御膳及祀祭与泛用者,皆别其牢栈,以三千为额。”
《漢語大詞典》:仔仔
称幼小的动物。多指牲畜等。
《漢語大詞典》:资饩(資餼)
(1).粮食和牲畜。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资、餼、牵竭矣。” 杜预 注:“资,粮也;生曰餼。”后泛指食物。北史·文苑传·王褒:“常从容上席,资餼甚厚。”
(2).指俸禄。 清 侯方域 《重修书院碑记》:“资餼之田几区?其官守因而入其租税者几何年?”
《漢語大詞典》:炸眼
马、驴等牲畜突然见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东西而惊恐、嘶鸣或狂奔。如:毛驴炸眼直刨地儿,摇头摇尾打响鼻儿。
《漢語大詞典》:头牲(頭牲)
牲畜、家禽之类的俗称。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 阿兴 叫着跑到鸡笼跟前把唯一的一只小公鸡提出来杀了,然后丢到 阿艾 的脚边,‘把它燉了给细仔吃,在路上人都保不住,还保住头牲不成!’”
分類:牲畜家禽
《漢語大詞典》:屠工
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 汉 王充 论衡·讥日:“海内屠肆,六畜死者日数千头,不择吉凶,早死者未必屠工也。”
《國語辭典》:屠宰场(屠宰場)  拼音:tú zǎi cháng
专供大规模宰杀牲畜,以供食用的场所。近代各国为谋求公众卫生,多设立电动屠宰场,以避免传统屠宰场未经病疫检验的弊失,且是以机器分割处理,可增加工作效率。
《國語辭典》:屠宰税(屠宰稅)  拼音:tú zǎi shuì
对非自用或为出售而屠宰的牲畜,所课徵的税金。创于清末,国民政府因之。今并入营业税中。
《漢語大詞典》:喂草
给牲畜饲以牧草。例如:王先元爷爷每天给牛喂三次草。
分類:牲畜牧草
《漢語大詞典》:塌膘
方言。(牲畜)消瘦。 延直 《拦羊》二:“这时就注意,不让羊跑,跑了易乏,易消瘦,即俗话说‘塌膘’。”
《漢語大詞典》:饲草(飼草)
喂牲畜的草料。《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8期:“必须对本地、本社农民所需要的饲草、燃料和生活习惯,通盘加以筹划。”
分類:牲畜草料
《國語辭典》:跳槽  拼音:tiào cáo
1.喜新厌旧,另结新欢。《雅俗稽言。卷八。人伦。跳槽》:「魏明帝初为王时,纳虞氏为妃,及即位,毛氏有宠而黜虞氏,元人传奇以明帝为跳槽,俗语本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挥金如土,并无吝惜,才是行径如此,便有帮閒钻懒一班儿人出来,诱他去跳槽。」也作「挑槽」。
2.主动辞职,去别处工作。如:「哪儿有高薪,她就跳槽。」
《漢語大詞典》:蹄腿
指牲畜的腿部。 李古北 《农村奇事》:“有一个屠宰行的红眼大胖子,过去捏了捏他那老驴的大腿--衡量着老驴能宰多少肉。‘好蹄腿啊!老哥,你瞧吧!’”
分類: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