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可孕物质(可孕物质)  拼音:kě yùn wù zhí
在外力作用下,因吸收其他物质,而改变本身特性的物质。化学元素经置于核反应器内照射后,会因吸收了一个中子,而改变其原有性质,成为一新的可分裂物质。如铀二三八吸收了一个中子,变成钸二三九。
《国语辞典》:经济史观(经济史观)  拼音:jīng jì shǐ guān
1.认为物质条件是影响社会变迁主要因素的思想;一般称为「唯物史观」。
2.书名,美国经济学者塞利格曼(Edwin Robert Anderson Seligman,西元1861~1939)于1902年出版《经济史观》(The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一书,以经济史观诠释马克思学说。该书由陈石孚翻译为中文,1920年在上海出版,是中国最早专门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专书之一。
《国语辞典》:矿物纤维(矿物纤维)  拼音:kuàng wù xiān wéi
从矿物中提炼取得的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各种氧化物,如二氧化矽、氧化铝、氧化镁等。石棉是唯一有长纤维结构的矿物。
《国语辞典》:扩散作用(扩散作用)  拼音:kuò sàn zuò yòng
物理学上指物质因不同位置上的浓度差,而引起自发的物质移动,以趋于均匀浓度的作用。
《国语辞典》: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拼音:huà xué xìng zhí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或与其他物质起化学作用时,所显现的性质。如镁能燃烧,铁能生锈等。
《国语辞典》:化学战剂(化学战剂)  拼音:huà xué zhàn jì
在战场上使用的能产生毒害、遮蔽、纵火及信号等效应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等化学物质。
《国语辞典》:化学作用(化学作用)  拼音:huà xué zuò yòng
一种或多种物质发生变化成为他种物质的过程。如:「乾电池能产生电流是因电池内发生氧化还原的化学作用。」也作「化学反应」。
《国语辞典》:活化部位  拼音:huó huà bù wèi
物质因外界的赋予能量,而易与他物结合,产生化学或物理变化的部位。
《国语辞典》:火山作用  拼音:huǒ shān zuò yòng
地球核心的岩浆及其伴随的气体等物质,侵入地壳、喷出地表及喷入大气的现象或过程,统称为「火山作用」。
《国语辞典》:食品添加物  拼音:shí pǐn tiān jiā wù
食品制造、加工、调配过程中所添加的其他化学物质。如防腐剂、色素、维生素A等。可用以增加色味、营养素含量或防止食品腐败,但若使用不当,则对人体有害,影响健康。
《国语辞典》:离心分离机(离心分离机)  拼音:lí xīn fēn lí jī
一种分离物质的仪器。其原理为将混合液置于高速旋转容器内,利用离心力分开比重不同的物质。
《国语辞典》: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基质)  拼音:yè lǜ tǐ jī zhí
叶绿体内散布许多囊状膜,而囊状膜外的胶状物质,称为「叶绿体基质」。内含酵素,可固定二氧化碳以合成葡萄糖。
《国语辞典》:最高容许量(最高容许量)  拼音:zuì gāo róng xǔ liàng
某一量之最大容许界限。例如工作场所内空气中所含的有毒物质,超过某一定量时则发生中毒现象,此时能容许存在之最大量称为「最高容许量」。
《国语辞典》: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  拼音:zhí wù shēng zhǎng sù
植物体内能使植物细胞伸展而使组织生长的调节物质。通常分布于茎顶、根尖的分生组织和新生的嫩叶中。
《国语辞典》:物质不灭律(物质不灭律)  拼音:wù zhí bù miè lǜ
化学反应前诸物质的总和,与反应后诸物质的总和恒相等,称为「物质不灭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