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瓮尽杯乾(甕盡杯乾)  拼音:wèng jìn bēi gān
比喻物品用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弄得瓮尽杯乾,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漢語大詞典》:瓮尽杯干(瓮盡杯乾)
比喻钱物用尽,囊空如洗。《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陈秀才 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国语辞典》:燉锅(燉锅)  拼音:dùn guō
一种电器厨具用品,专指燉食物用的锅。
《漢語大詞典》:告馨
指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存粮~。
《漢語大詞典》:肚当(肚當)
动物的肚肉。多作食物用。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残忍》:“将毛刮尽,再以快刀零割。要食前后腿,或肚当,或背脊,或头尾肉,各随客便。”
《漢語大詞典》:裹袱
即包袱。包衣物用的包单。香祖笔记卷十二引 明 陈继儒 《群碎录》:“书曰帙者,古人书卷外必用帙藏之,如今裹袱之类。”参见“ 包袱 ”。
《國語辭典》:包袱  拼音:bāo fú
1.用布包成,便于携带的行李。《红楼梦》第四二回:「这包袱里是两疋䌷子,年下做件衣裳穿。」《老残游记》第四回:「在两间堆破烂农器的一间屋子里,搜出了一个包袱,里头有七八件衣裳。」
2.比喻累赘或负担。如:「精神上的包袱。」
3.相声或快书等曲艺中所制造的笑料。
4.一种特制的纸包,内装纸钱等物,在佛前或坟前焚化。《红楼梦》第五八回:「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國語辭典》:打针(打針)  拼音:dǎ zhēn
把药液用注射器注射到有机体内。
《國語辭典》:千钧一发(千鈞一髮)  拼音:qiān jūn yī fǎ
比喻非常危险。参见「一发千钧」。宋。李曾伯 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词:「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國語辭典》:笸篮(笸籃)  拼音:pǒ lán
柳条或篾条编成的篮子。如:「好可爱的笸篮,可以借我瞧瞧吗?」
《漢語大詞典》:乳槌
在乳鉢中研物用的棒槌。《西游记》第六九回:“并乳鉢、乳槌之类都送至馆中。”
分類:物用棒槌
《国语辞典》:烤箱  拼音:kǎo xiāng
烘烤食物用的电器用品。如:「刚由烤箱出来的面包,香腾腾。」
《国语辞典》:麻经儿(麻经儿)  拼音:má jīng ér
系物用的麻线。
分类:物用麻线
《國語辭典》:擂钵(擂缽)  拼音:léi bō
研碎物品的钵子。
分類: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