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
【佛学大辞典】
(异类)地狱之鬼卒,或为牛头之形,或为马头之形。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跄槊,驱入城门。」五句辛经曰:「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智度论十六曰:「见合会大地狱中,恶罗刹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雕鹫鹑鸟,作此种种诸鸟兽头而来,吞啖咬齧掣罪人。」冥祥记曰:「宋何澹之得病,见一鬼,形甚长壮,牛头人身,手执铁叉。」沙门慧义曰:「此牛头阿旁也。」
(异类)地狱之鬼卒,或为牛头之形,或为马头之形。楞严经八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跄槊,驱入城门。」五句辛经曰:「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智度论十六曰:「见合会大地狱中,恶罗刹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雕鹫鹑鸟,作此种种诸鸟兽头而来,吞啖咬齧掣罪人。」冥祥记曰:「宋何澹之得病,见一鬼,形甚长壮,牛头人身,手执铁叉。」沙门慧义曰:「此牛头阿旁也。」
牛头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梵名瞿室伽Gosrin%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阗市南十三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馀里,有瞿室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于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乘」是也。大集经第四十五所谓:「复以阎浮提于阗国中水河岸上牛头山边近河岸侧瞿摩娑罗香大圣人支提住处,付属吃利呵婆达多龙王,令守护供养。(中略)如来今以于阗国牛角峰山瞿摩娑罗乾陀牟尼大支提处付嘱我。」与之相合。旧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有曰:「边夷国土,有菩萨住处,名牛头山。」新华严经第三十二有曰:「疏勒国有一住处,名牛头山。」疏勒于阗,地虽不同,然境域相近,恐即一山也。【又】在江苏江宁南三十里。双峰对峙,宛如牛角,故名。又称双峰,天阙,破头山。后世呼为牛首山。相传梁武帝曾于此建精舍,古来高僧驻锡者不少。华严探玄记第十五所谓:「润州江南有牛头山,彼中现有佛窟寺,又有四辟支佛影,时时出现」者。即是也。唐贞观中,法融禅师于(幽栖寺)北岩石室,闻四祖道信之教,后在此地振宗风。为所谓牛头禅之一派。日本传教大师传入日本之禅即其法流也。又见景德传灯录四,祖庭事苑一,五灯会元四等。
(地名)梵名瞿室伽Gosrin%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阗市南十三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馀里,有瞿室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于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乘」是也。大集经第四十五所谓:「复以阎浮提于阗国中水河岸上牛头山边近河岸侧瞿摩娑罗香大圣人支提住处,付属吃利呵婆达多龙王,令守护供养。(中略)如来今以于阗国牛角峰山瞿摩娑罗乾陀牟尼大支提处付嘱我。」与之相合。旧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有曰:「边夷国土,有菩萨住处,名牛头山。」新华严经第三十二有曰:「疏勒国有一住处,名牛头山。」疏勒于阗,地虽不同,然境域相近,恐即一山也。【又】在江苏江宁南三十里。双峰对峙,宛如牛角,故名。又称双峰,天阙,破头山。后世呼为牛首山。相传梁武帝曾于此建精舍,古来高僧驻锡者不少。华严探玄记第十五所谓:「润州江南有牛头山,彼中现有佛窟寺,又有四辟支佛影,时时出现」者。即是也。唐贞观中,法融禅师于(幽栖寺)北岩石室,闻四祖道信之教,后在此地振宗风。为所谓牛头禅之一派。日本传教大师传入日本之禅即其法流也。又见景德传灯录四,祖庭事苑一,五灯会元四等。
牛头山法
【佛学大辞典】
(流派)牛头山法融禅师之一派。(参见:牛头禅)
(流派)牛头山法融禅师之一派。(参见:牛头禅)
牛头禅
【佛学大辞典】
(流派)以牛头山法融为祖之禅派。又称牛头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禅宗也。初,法融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岩石室枯坐,有百鸟衔花之祥。唐贞观中,四祖道信闻之,往寻访,因附法。自是法席大盛。法融下,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智。又智威之门有玄素。素下有道钦。钦开径山,受代宗之信仰,赐号国一。钦门有鸟窠道林,与白居易问答有名。牛头门风,虽一时振于唐代,而其末遂不盛。宗密之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曰:「牛头宗之意,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连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为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虽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者,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即此可以见其宗风。南宗诸师,颇诋击牛头一派。彼黄檗希运:「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捩子。有此眼脑,方辨得邪正宗党。」即其一例。又见传灯录四及九,祖庭事苑一等。
(流派)以牛头山法融为祖之禅派。又称牛头宗。四祖道信下旁出之禅宗也。初,法融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岩石室枯坐,有百鸟衔花之祥。唐贞观中,四祖道信闻之,往寻访,因附法。自是法席大盛。法融下,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智。又智威之门有玄素。素下有道钦。钦开径山,受代宗之信仰,赐号国一。钦门有鸟窠道林,与白居易问答有名。牛头门风,虽一时振于唐代,而其末遂不盛。宗密之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曰:「牛头宗之意,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连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为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虽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者,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即此可以见其宗风。南宗诸师,颇诋击牛头一派。彼黄檗希运:「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捩子。有此眼脑,方辨得邪正宗党。」即其一例。又见传灯录四及九,祖庭事苑一等。
牛头香
【佛学大辞典】
(植物)牛头栴檀也。(参见:牛头栴檀)
(植物)牛头栴檀也。(参见:牛头栴檀)
牛头天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祇园精舍之守护神。谓为乐师如来之化身。
(天名)祇园精舍之守护神。谓为乐师如来之化身。
牛头栴檀
【佛学大辞典】
(植物)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三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于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十八曰:「除摩黎山一切无出栴檀木。」西域记十曰:「国南海滨有秣刺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树。栴檀你婆树,树类白檀,不可以别。唯于盛夏登高远瞻,其有大蛇萦者,于是知之。犹其木性凉冷,故蛇盘也。既见已射箭为记,冬蛰之后,方乃采伐。」观佛三昧海经一谓:「牛头栴檀,生伊兰丛中,牙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栴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梵Gos/i^rs!aka-candana。
(植物)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三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于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十八曰:「除摩黎山一切无出栴檀木。」西域记十曰:「国南海滨有秣刺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树。栴檀你婆树,树类白檀,不可以别。唯于盛夏登高远瞻,其有大蛇萦者,于是知之。犹其木性凉冷,故蛇盘也。既见已射箭为记,冬蛰之后,方乃采伐。」观佛三昧海经一谓:「牛头栴檀,生伊兰丛中,牙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栴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梵Gos/i^rs!aka-candana。
波斯匿王造牛头旃檀像
【佛学大辞典】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三。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三。
牛头不对马面
【俗语佛源】
系从地狱鬼卒「牛头马面」衍化而成,其意义谓毫不相干,对不上号。源于《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又例如《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尽其所有写上,都是牛头不对马面。」亦作「牛头不对马嘴」。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重合》:「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又如邓拓《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诵了几篇祭文,背得烂熟。到了考试的时候,题目是祝寿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头不对马嘴。」(李明权)
系从地狱鬼卒「牛头马面」衍化而成,其意义谓毫不相干,对不上号。源于《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又例如《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尽其所有写上,都是牛头不对马面。」亦作「牛头不对马嘴」。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重合》:「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又如邓拓《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诵了几篇祭文,背得烂熟。到了考试的时候,题目是祝寿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头不对马嘴。」(李明权)
牛头马面
【俗语佛源】
佛教指阴间的鬼卒。《楞严经》卷八:「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驱入城门。」俗语本此而易为「牛头马面」。《景德传灯录·陇州国清院奉禅师》:「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傍。」(阿傍为狱卒名。)敦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目连行前至一地狱……狱中数万余人总是牛头马面。」后多用来比喻凶狠丑恶的人,也作「牛首马面」。如明·赵弼《续东窗事犯传》:「阶下侍立五十余众,有牛首马面、长喙朱发者,狰狞可畏。」(常正)
佛教指阴间的鬼卒。《楞严经》卷八:「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驱入城门。」俗语本此而易为「牛头马面」。《景德传灯录·陇州国清院奉禅师》:「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傍。」(阿傍为狱卒名。)敦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目连行前至一地狱……狱中数万余人总是牛头马面。」后多用来比喻凶狠丑恶的人,也作「牛首马面」。如明·赵弼《续东窗事犯传》:「阶下侍立五十余众,有牛首马面、长喙朱发者,狰狞可畏。」(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