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累爵(纍爵)
累封之爵位。
分類:爵位
《漢語大詞典》:食爵
谓按爵位高低供给。国语·晋语八:“夫爵以建事,禄以食爵,德以赋之,功庸以称之。”
《漢語大詞典》:益爵
增高爵位。韩非子·难一:“今 管仲 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是非 管仲 贪欲富贵,必闇而不知术也。”史记·赵世家:“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吏民皆益爵三级。”
《漢語大詞典》:般爵
授与爵位。般,通“ 班 ”。墨子·尚贤中:“古者圣王唯毋得贤人而使之,般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终身不厌。” 毕沅 校注:“般读如颁赐之颁。”
分類:授与爵位
《漢語大詞典》:公大夫
亦称“ 七大夫 ”。 秦 汉 时爵位名,列在第七级。《商君书·境内》:“故爵官大夫,就为公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 颜师古 注:“加官、公者,示稍尊也。”
《漢語大詞典》:浮爵
虚荣的爵位。 宋 洪迈 容斋四笔·鬼谷子书:“今二子好朝露之荣,忽长久之功,轻 乔 松 之永延,贵一旦之浮爵。”
分類:虚荣爵位
《漢語大詞典》:门爵(門爵)
世袭的爵位。《宋书·王僧达传》:“故太保 华容 文昭公 弘 契阔歷朝,绸繆眷遇,岂容忘兹勋德,忽其世祀,门爵国姻,一不贬絶。”
分類:世袭爵位
《漢語大詞典》:买复(買復)
谓平民纳资可以免除徭役。 汉 制,爵位到五大夫,武功爵到千夫可免除徭役。復,免除徭役。史记·平準书:“兵革数动,民多买復及五大夫,徵发之士益鲜矣。”
《漢語大詞典》:迁封(遷封)
加封爵位。管子·轻重甲:“吾国之豪家迁封食邑而居者,君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
《漢語大詞典》:空爵
(1).空杯。仪礼·有司彻“宰夫赞主人酌,若是以辩” 汉 郑玄 注:“主人每献一人,奠空爵于棜,宰夫酌授于尊南。”
(2).徒有虚名的爵位。 汉 贾谊 新书·时变:“今世贵空爵而贱良,俗靡而尊姦;富民不为姦而贫,为里駡,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
《漢語大詞典》:众揖(衆揖)
谓对同等爵位之多人总行一揖。周礼·夏官·司士“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 汉 郑玄 注:“大夫爵同者众揖之。” 贾公彦 疏:“众揖之者,序官有中大夫、下大夫,无问多少,但爵同者众揖之。爵同中大夫同得一揖,爵同下大夫同得一揖。故云‘爵同者众揖之’也。”
《漢語大詞典》:武爵武任
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商君书·去强》:“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
《漢語大詞典》:铁帽子王(鐵帽子王)
清 朝俗称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宗室:“我朝 礼亲王 、 睿亲王 、 肃亲王 、 郑亲王 、 庄亲王 、 豫亲王 、 顺承郡王 、 克覲郡王 ,皆国初有大勋劳者,世袭不降封,谓之铁帽子王。”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一:“就是在封为亲王或郡王之后,皇帝念其特别亲近(一般都是皇帝的亲兄弟),或者立过大功的,就在他的爵位上加‘世袭罔替’四个字,他的子孙就可以代代世袭原有的爵位,不必降级。 北京 人管这种王爷叫‘铁帽子王’,与 满 人所说‘铁杆庄稼’吃不倒,是一个意思。”
《漢語大詞典》:阳爵(陽爵)
奇数的爵位等级。《周礼·春官·典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 唐 贾公彦 疏:“然公卿大夫以八命六命四命为阴爵者,一则拟出封加为阳爵,二则在王下为臣是阴官,不得为阳爵故也。下士既无出封之理,又极卑贱,故有三命一命为阳爵无嫌也。”
《国语辞典》:高爵丰禄(高爵丰禄)  拼音:gāo jué fēng lù
爵位高显,俸禄丰厚。《荀子。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将以为害邪?则高爵丰禄以持养之,生民之属,孰不愿也?」也作「高爵厚禄」、「高爵重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