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熏蒸
见“ 熏烝 ”。
分類:熏蒸
《國語辭典》:熏烝  拼音:xūn zhēng
热气或气味充溢、升腾。《墨子。节用中》:「逮夏,下润湿,上熏烝,恐伤民之气,于是作为宫室而利。」《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或黄气熏烝,昭嚜騛明,以著黄、虞之烈焉。」
分類:升腾散发
《漢語大詞典》:熏蒸剂(熏蒸劑)
指在常温下容易挥发成毒气的液体、固体,或利用化学反应能产生毒气的固体药剂。用以熏杀害虫、螨类和病菌,或作土壤消毒。
《漢語大詞典》:炎蒸
亦作“ 炎烝 ”。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漢語大詞典》:爞爞
热气熏蒸貌。尔雅·释训上:“爞爞、炎炎,薰也。” 郭璞 注:“皆旱热薰炙人。”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旁有卖糕者,其气爞爞。” 五代 齐己 《夏云曲》:“爞爞万里压天堑,颺雷电光空闪闪。” 宋 司马光 《首夏呈诸邻》诗之二:“爞爞久旱地,颯颯昨宵雨。” 清 孙枝蔚 《水车谣》:“龙行无乾土,龙卧旱爞爞。”
《漢語大詞典》:煖烘
暖气熏蒸。《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山色晴嵐景物佳,煖烘回雁起平沙。” 明 李东阳 《冬日》诗:“煖烘船背日,清潄枕边流。”
分類:暖气熏蒸
《漢語大詞典》:歊溽
湿热熏蒸。 宋 欧阳修 《与开封知府吕内翰启》:“始兹歊溽,宜乃高明。伏惟上为邦家,精调寝饍。”
分類:湿热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