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浑然不觉(浑然不觉)  拼音:hún rán bù jué
完全没有感觉。《红楼梦》第五回:「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分类:有感感觉
《国语辞典》:恬然不耻(恬然不耻)  拼音:tián rán bù chǐ
有过错却不以为耻。也作「恬不知耻」。
《国语辞典》:惨然不乐(惨然不乐)  拼音:cǎn rán bù lè
形容忧伤悲悽而不愉悦。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大道傍,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二出:「你今日容颜惨然不乐,却是为何?」
《國語辭典》:悍然不顾(悍然不顧)  拼音:hàn rán bù gù
态度强硬,一意孤行,不顾一切。《醉醒石》第一一回:「但一人之冤不伸,反又杀人身,破人家,悍然不顾。」
《國語辭典》:超然不群  拼音:chāo rán bù qún
高超脱俗,独立于众人之外。《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传二。宋大樽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分类字锦》:呐然不出
礼记赵文子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诸其口
分类:
《漢語大詞典》:确然不群
谓坚守志操,不同流俗。世说新语·方正“ 南阳 宗世林 ”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方 《楚国先贤传》:“ 宗承 字 世林 , 南阳 安众 人……少而脩德雅正,确然不羣。”
《漢語大詞典》:岿然不动(巋然不動)
屹立而不动摇。类说引 宋 胡纳 见闻录:“ 李尊懿 仕伪 蜀 ,谈论妍媚有妇人女子之态。 蜀 平, 太祖 见曰:‘有此态耶?’以氊头箭射之,正中其腹, 尊懿 岿然不动, 太祖 曰:‘外柔内劲。’”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分類:屹立动摇
《漢語大詞典》:迥然不群
卓然超绝,与众不同。 唐 白行简 《李娃传》:“﹝ 滎国公 ﹞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雋朗有词藻,迥然不羣,深为时辈推伏。”
《國語辭典》:迥然不同  拼音:jiǒng rán bù tóng
完全不同,相差很远。《镜花缘》第二二回:「此地国王,据古人传说乃颛顼之后。看这景象,甚觉儒业,与白民国迥然不同。」也作「迥乎不同」。
《國語辭典》:截然不同  拼音:jié rán bù tóng
彼此差异非常明显。如:「这两种颜色截然不同,很好分辨。」
《分类字锦》:皭然不滓
史记屈原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索隐泥音涅又如字
《高级汉语词典》:默然不语
静默而不作声
《國語辭典》:萧疏(蕭疏)  拼音:xiāo shū
1.冷落稀疏。《红楼梦》第八一回:「一时走到沁芳亭,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2.错落有致。如:「瓶中插著两枝梅花,花萼萧疏,极为清雅。」
《國語辭典》:古井  拼音:gǔ jǐng
老旧的井。如:「这口古井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