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8,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焦烂
下焦
焦卷
焦釜
半焦
团焦
鲍焦
焦明
焦墨
茅焦
香焦
山焦
三焦
焦螟
焦火
《漢語大詞典》:焦烂(焦爛)
(1).烧焦而糜烂。法苑珠林卷三四:“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於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 左公 ﹞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
(2).形容残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从此中原竟焦烂,坐见荆棘埋铜驼。”
(3).崩溃灭亡。南史·陈伯之传:“北虏僭号中原,多歷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一本作“燋烂。”
(4).犹言焦头烂额。喻处境窘迫、狼狈。法苑珠林卷九十:“迷徒障重,弃三车而弗御;漂沦苦海,任焦烂而不疲。”
《國語辭典》:下焦  拼音:xià jiāo
中医指脐以下到盆腔部分的器官,包括肾、小肠、大肠、肝、膀胱等。主要功能是吸收和排泻。
《國語辭典》:三焦  拼音:sān jiāo
中医上指食道、胃、肠等部分。分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
《漢語大詞典》:焦卷
(1).枯萎,卷缩。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顷者炎旱,日更增甚,沙砾销鑠,草木焦卷。” 唐 王维 《苦热》诗:“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宋 梅尧臣 《和谢舍人洊震》:“天无行云野赬色,草木焦卷如经秋。”
(2).指枯萎的庄稼、草木。 唐 杜甫 《雨》诗:“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 金 元好问 《乙酉六月十一日雨》诗:“元气淋漓中,焦卷意已回。”
《國語辭典》:焦釜  拼音:jiāo fǔ
烧焦的铁锅。比喻情势危急或人极乾渴。《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宋。辛弃疾沁园春。杯汝来前〉词:「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骈字类编》:半焦
陆游 秋夕诗 栈边老骥心空在,㸑下残桐尾半焦。
《漢語大詞典》:团焦(團焦)
圆形草屋。北齐书·神武帝纪上:“后从 荣 ( 尒朱荣 )徙据 并州 ,抵 扬州 邑人 庞苍鹰 ,止团焦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农夫 陈四 ,夏夜在团焦守瓜田。”通雅·宫室:“团焦,团标也……标音瓢,今人曰团瓢,谓为一瓢之地也。”
分類:圆形草屋
《国语辞典》:鲍焦(鲍焦)  拼音:bào jiāo
人名。周时隐者,因不满时政,廉洁自守,躬耕自居,因悲观抱木自杀。
《漢語大詞典》:焦明
鸟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捷鸳鶵,掩焦明。” 裴駰 集解:“焦明似凤。” 张守节 正义:“长喙,疏翼,员尾,非幽闲不集,非珍物不食。”汉书·司马相如传作“焦朋”。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七:“鸣鳩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分類:鸟名裴骃
《漢語大詞典》:焦墨
干枯的墨色。指国画中的枯笔技法。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 唐子畏 《溪山秀远》绢本……焦墨皴擦,极似 马远 、 夏珪 。” 王颂余 《中国画技法述要·墨法》:“用干笔蘸浓墨,传统叫‘焦墨’,焦墨可以说是最干的浓墨。”
《漢語大詞典》:茅焦
战国 齐 人,以敢谏见称。 秦始皇 母后私通 嫪毐 , 毐 以假父之尊专国事,骄纵为乱, 始皇 取而车裂之,迁太后于 萯阳宫 ,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死者已二十七人,而 茅焦 犹冒死上谒,解衣伏质,喻以利害, 始皇 悟而赦之,迎太后归 咸阳 ,尊 焦 为上卿。见 汉 刘向 说苑·正谏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茅焦 説 秦王 曰:‘ 秦 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 秦 也。’ 秦王 乃迎太后於 雍 而入 咸阳 ,復居 甘泉宫 。” 唐 元稹 《四皓庙》诗:“ 茅焦 脱衣諫,先生无一言。”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邵经邦讥议礼:“议礼诸臣自比 茅焦 之諫,訕上无礼,逮下詔狱讯治。”
《骈字类编》:香焦
韩偓闺情诗何郎灯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按焦一作销
《骈字类编》:山焦
燋同明一统志山焦城在桐城县唐开元间移县治山焦地多猛虎毒虺元和间县令韩震焚薙草木其害遂除恸又宋书孝武帝纪诏曰匹妇含怨山焦北鄙孀妻哀 台倾东国良以诚之所动在微必著感之所震虽厚必崩流庄子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 土山焦而不热
《國語辭典》:三焦  拼音:sān jiāo
中医上指食道、胃、肠等部分。分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
《漢語大詞典》:焦螟
亦作“ 焦冥 ”。 传说中一种极小的虫。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东海有虫,巢於蟁睫再乳再飞,而蟁不为惊……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列子·汤问:“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羣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犹焦螟之笑云鹏,朝菌之怪大椿。”
分類:焦螟极小
《漢語大詞典》:焦火
(1).烈火。庄子·在宥:“廉劌彫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 王先谦 集解:“言尖利刻削之人,其心躁急则热如焦火,战惕则寒如凝冰。”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一:“凝冰亦焦火,渊沦復天飞。”
(2).炬火,火把。焦,通“ 爝 ”。吕氏春秋·求人:“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劳乎?” 陈奇猷 校释:“焦为爝之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