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5,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热心
热时
情热
伏热
凉热
热甚
避热
面热
热风
热处
多热
极热
湿热
热河
热行
《國語辭典》:热心(熱心)  拼音:rè xīn
比喻人富同情心,或做事积极。如:「他很热心公益。」也作「热心肠」、「热肠」。
《骈字类编》:热时(热时)
唐 姚合 赠供奉僧次融 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分类:热时
《漢語大詞典》:情热(情熱)
感情热烈;热情。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六:“母亲看儿子情热到这样程度,说得过分一点就是痴。”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哦,这不过是祖国的一地,却凝聚了祖国的多少豪气!山鹰从这里越过,都要鸣响它那饱含情热的风笛!”
《漢語大詞典》:伏热(伏熱)
盛夏的炎热。 唐 高适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唐 白居易 《天竺寺七叶堂避暑》诗:“鬱鬱復鬱鬱,伏热何时毕。”
分類:炎热六月
《漢語大詞典》:凉热(涼熱)
寒暑;冷暖。 清 纳兰性德 《琵琶仙·中秋》词:“记否轻紈小扇,又几番凉热?”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分類:寒暑冷暖
《骈字类编》:热甚(热甚)
神仙传诸书生请作可以戏者元时患热方仰卧使人以粉粉身未及结衣答曰热甚不能起作戏元因徐徐以腹指屋栋数十过还复床上及下冉冉如云气腹粉著屋栋连日尚在
《漢語大詞典》:避热(避熱)
(1).谓天气炎热时暂居凉爽之地。 汉 王充 论衡·偶会:“﹝雁鵠﹞粮尽食索,春雨适足,避热北去,復之 碣石 。”
(2).乘凉,纳凉。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桃:“蔓延,性缘不能自举,作架以承之。叶密阴厚,可以避热。”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八:“避热不归金殿宿,秋河织女夜妆红。” 宋 文同 有《北园避热》诗。
《漢語大詞典》:面热(面熱)
(1).因紧张或吃力而脸上发热。晋书·周顗传:“ 敦 素惮 顗 ,每见 顗 輒面热,虽復冬月,扇面手不得休。”
(2).形容羞惭。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戒子:“何故与轻薄通,使人心震面热?”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面热脚掉互登陟,青云表柱白云崖。”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章佖》:“婢持向 章 ,且读曰:‘织女星辰永相睽,且一年两会。’…… 章 不解所云。辗转间面热如火。”
《漢語大詞典》:热风(熱風)
(1).夏季风;炎热的风。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热风翕而起涛,丹气赫而为暑。”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乏水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惛迷,因以成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驼:“流沙夏多热风,行旅遇之即死。风将至,驼必聚鸣,埋口鼻于沙中,人以为验也。” 瞿秋白 《乱弹·菲洲鬼话》:“沙漠里吹来的热风还在波动着蒸闷的空气。”
(2).中医病症名。由风邪挟热所致的一种病。云笈七籤卷七一:“右五味搅和,令调以枣肉,和为丸,如大麻子许。每食后一丸,去心忪热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郑云逵 与 王彦伯 为邻,尝有客求医,误造 云逵 ,诊曰:‘热风。’客又请药方, 云逵 曰:‘药方即不如东家 王供奉 。’客惊而去。自是京城目乖宜者为热风。”
《骈字类编》:热处(热处)
唐书马周传今兹本为避暑行也太上皇留热处而陛下走凉处温凊之道臣所未安诏书既下业不中止愿示还期以开众惑
《韵府拾遗 屑韵》:多热(多热)
宋书三佛齐国传四时之气多热少寒冬无霜雪
《韵府拾遗 屑韵》:极热(极热)
易稽览图夏至之后三十日极热
分类:极热
《漢語大詞典》:湿热(濕熱)
(1).潮湿闷热。 茅盾 《追求》三:“空间是重淀淀的铅色,湿热的南风时时吹来。”
(2).中医称温病的一种。表现为发热、头痛、身重而痛、腹满少食、小便短赤而黄、舌苔黄腻等。
《国语辞典》:热河(热河)  拼音:rè hé
河名。滦河的支流。因有温泉注入,故名「热河」。
《骈字类编》:热行(热行)
程晓 嘲热客诗 传戒诸高明,热行宜见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