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5,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热中
苦热
寒热
执热
夏热
热客
秋热
烦热
热肠
热泪
热官
午热
毒热
大热
暖热
《國語辭典》:热中(熱中)  拼音:rè zhōng
沉迷、急切的希望得到,多指热心于仕宦。如:「时下年轻人热中于自助旅行。」《孟子。万章上》:「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漢語大詞典》:苦热(苦熱)
苦于炎热;酷热。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诗:“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宋 苏轼 《泛舟城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國語辭典》:寒热(寒熱)  拼音:hán rè
中医指人身有病时,时冷时热的症状。
《國語辭典》:寒温(寒溫)  拼音:hán wēn
1.冷暖。《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故鲁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苟目能辩色,耳能辩声,口能辩味,体能辩寒温者,将皆以脩絜为讳恶。」
2.见面时彼此问候生活起居,或泛谈气候寒暖等的应酬话。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阳羡书生》:「仍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红楼梦》第九二回:「彼此相见,叙些寒温。」也作「寒暄」、「暄凉」。
《漢語大詞典》:执热(執熱)
谓手执灼热之物。《诗·大雅·桑柔》:“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毛 传:“濯所以救热也。” 郑玄 笺:“当如手执热物之用濯。”一说,谓苦热。 段玉裁 曰:“执热,言触热、苦热。濯,谓浴也……此诗谓谁能苦热,而不澡浴以洁其体,以求凉快者乎?”见《〈诗〉“执热”解》孟子·离娄上:“今也欲无敌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 朱熹 集注:“言谁能执热物而不以水自濯其手乎?”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唐 韩愈 《答张籍书》:“今乃大得所图,脱然若沉痾去体,洒然若执热者之濯清风也。”
分類:灼热苦热
《骈字类编》:夏热(夏热)
吕览东海之极水至而反夏热之下化而为寒夏易林乾之既济梗生荆山命制输班袍衣剥脱热冬寒饥饿枯槁众人莫怜
《國語辭典》:热客(熱客)  拼音:rè kè
1.冒暑而来的宾客,今多指逢迎权势的人。宋。陈师道〈送张秀才兼简德麟〉诗:「长安千门憎热客,我独怜君来解热。」
2.常来的客人。宋。黄庭坚〈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归休饮热客,觞豆愆调护。」
《骈字类编》:秋热(秋热)
宋 杨万里 过土笕冈 秋热方升日,朝凉更迥郊。
《國語辭典》:烦热(煩熱)  拼音:fán rè
烦闷躁热。唐。白居易〈月夜登阁避暑〉诗:「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又觉的身上烦热,忙脱去一件衣服。」
《國語辭典》:热肠(熱腸)  拼音:rè cháng
乐于助人、积极做事的个性。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将一片热肠,付之冷水乎?」也作「热心」、「热心肠」。
分類:助人心性
《國語辭典》:热泪(熱淚)  拼音:rè lèi
心情激动所流下的眼泪。《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
分類:动情眼泪
《國語辭典》:热官(熱官)  拼音:rè guān
有权势,或众人所冀求的官位。宋。陆游〈感遇〉诗:「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
《骈字类编》:午热(午热)
宋 杨万里 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漢語大詞典》:毒热(毒熱)
(1).酷热。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下》:“晚復毒热,想足下所苦并以佳,犹耿耿。” 宋 杨万里 《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热不寐》诗:“毒热通宵不得眠,起来弄水绕庭前。” 王统照 《司令》:“大而圆的花萼,躺在土地上被毒热的阳光晒着,渐渐变了颜色。”
(2).指酷烈的暑气。 元 杨载 《太古雪》诗:“ 回中 避暑时,持用消毒热。” 清 陈维嵩 《击梧桐·夏日同友人过竹逸斋头小饮赋此纪事》词:“毒热鎔金,火云焦釜。”
《骈字类编》:大热(大热)
宋 韩琦 苦热 始伏之七日,大热极炎苦。赫日烧扶桑,焰焰指亭午。
分类:大热
《漢語大詞典》:暖热(暖熱)
(1).温暖。 唐 顾况 《宜城放琴客歌》:“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宋 苏轼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艳歌一曲回阳春,坐使高堂生暖热。” 巴金 《发的故事·星》:“ 志良 觉得心里一阵暖热,仿佛那颗心就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似的。”
(2).炎热。 巴金 《灭亡》第五章:“但太阳还想尽力驱散那遮蔽它的薄雾,把它底光明完全照在地上,带回夏天底暖热来。” 王鲁彦 《我们的太平洋》:“洁白的瀑布诱惑着我们脱鞋袜,走去受洗礼,随后还逼我们到湖中洗浴游泳,倘若天气暖热的话。”
分類:温暖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