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啧有烦言(嘖有煩言)  拼音:zé yǒu fán yán
本指人多嘴杂。语出《左传。定公四年》:「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今多用以指众人发出怨言。唐。陆贽 兴元贺吐蕃尚结赞抽军回归状:「而乃邀求寖多,翻覆靡定,托因细事,啧有烦言。」《聊斋志异。卷七。细柳》:「里人见而怜之,纳继室者,皆引细娘为戒,啧有烦言,女亦稍稍闻之,而莫不为意。」
《國語辭典》:找麻烦(找麻煩)  拼音:zhǎo má fan
1.增添烦扰的事。如:「我手边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你就不要再给我找麻烦了,行不行?」
2.找藉口挑剔别人,制造事端。如:「他存心找麻烦,想逼她辞职。」也作「找碴儿」、「找事」。
《漢語大詞典》:添麻烦
给人带来麻烦。例如:你别给我添麻烦了。
成为麻烦或打搅。例如:早餐只有一块肉和四个蛋?我给你添麻烦啦。
《國語辭典》:眼不见心不烦(眼不見心不煩)  拼音:yǎn bù jiàn xīn bù fán
眼睛看不到的,便不会心烦。《红楼梦》第二九回:「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著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國語辭典》:央烦(央煩)  拼音:yāng fán
烦请他人帮忙。《水浒传》第四九回:「以此他两个又是我姑舅哥哥。央烦的你暗暗地寄个信与他,把我的事说知。」《红楼梦》第三回:「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令雨村央烦林如海。」
分類:烦劳
《分类字锦》:一濯疏烦(一濯疏烦)
孙绰 游天台山赋 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于心胸。
分类:
《國語辭典》:要言不烦(要言不煩)  拼音:yào yán bù fán
言辞精要。《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传》:「过岁更当相见」句下裴松之注引《辂别传》:「飏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合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阃以外将军制之,你们还有甚么为难的不成?」
分類:切要简明
《國語辭典》:一客不烦二主(一客不煩二主)  拼音: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谚语)一件事由一个人承当到底,不麻烦第二个人。《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一客不烦二主。』大官人便是出钱的,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歧路灯》第二七回:「赵大儿生了一个女儿。事要恰好,话要凑巧,冰梅也腹痛起来。这宋婆生意发财,一客不烦二主。」也作「一客不犯二主」。
《漢語大詞典》:一客不烦两家(一客不煩兩家)
谓一人全部承担或始终成全其事,不必另托他人。续传灯录·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后多作“一客不烦二主”。
《漢語大詞典》:一客不烦两家(一客不煩兩家)
谓一人全部承担或始终成全其事,不必另托他人。续传灯录·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后多作“一客不烦二主”。
《漢語大詞典》:一客弗烦两主(一客弗煩兩主)
同“ 一客不烦两家 ”。 《何典》第十回:“索性一客弗烦两主,等他做个出钱施主如何?”
《漢語大詞典》:心烦意冗(心煩意冗)
同“ 心烦意乱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儿呵,暂时间月直年空,反将息你这心烦意冗。”
《國語辭典》:心烦意乱(心煩意亂)  拼音:xīn fán yì luàn
心里烦躁,思绪凌乱。《三国演义》第三一回:「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也作「心烦虑乱」。
《國語辭典》:心烦虑乱(心煩慮亂)  拼音:xīn fán lǜ luàn
心里烦躁,思绪凌乱。《楚辞。屈原。卜居》:「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汉。蔡邕 让高阳乡侯章:「臣是以宵寝晨兴,叩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息吸。」也作「心烦意乱」。
《国语辞典》:省烦从简(省烦从简)  拼音:shěng fán cóng jiǎn
减省繁杂的手续而采取简便的方法。《晋书。卷八二。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也作「省繁从简」。
《国语辞典》:话休絮烦(话休絮烦)  拼音:huà xiū xù fán
话不要说得烦杂无序。金圣叹删本《水浒传》第二回:「话休絮烦。自此,王进子母二人在太公庄上,服药,住了五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