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0,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烟起
烟际
浮烟
烟里
瘴烟
暝烟
翠烟
江烟
烟横
烟迷
烟浮
禁烟
飞烟
烟锁
碧烟
《骈字类编》:烟起(烟起)
宋书礼志霞凝生阙烟起成宫台冠丹光坛浮素霭 杜甫送王信州崟北归诗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晚杜牧秋日诗烟起药厨 杵声松院深
《漢語大詞典》:烟际(煙際)
亦作“烟际”。 云烟迷茫之处。 北齐 刘昼 新论·通塞:“入井望天,不过圆盖;登峯眺目,极於烟际。” 唐 李峤 《咏绫》:“何当画 秦 女,烟际坐氤氲。” 宋 苏辙 《黄楼赋》:“放田渔於江浦,散牛羊於烟际。” 元 李存 《送倪东江之上元县主簿》诗:“沙头烟际挹征襟,嚼尽梅花出短吟。”
分類:云烟迷茫
《漢語大詞典》:浮烟(浮煙)
亦作“浮烟”。 飘动的烟气或云雾。 晋 左思 《吴都赋》:“飞爓浮烟,载霞载阴。” 唐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诗:“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明 高启 《赠醉樵》诗:“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余荣未光,弃若浮烟。” 姚雪垠 《长夜》五:“童年的生活想起空幻得像水上的浮烟。”
《骈字类编》:烟里(烟里)
唐 杜牧 村舍燕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高级汉语词典》:瘴烟
湿势蒸发而致人疾病的烟气
《漢語大詞典》:暝烟(暝煙)
亦作“ 暝烟 ”。 傍晚的烟霭。 唐 戴叔伦 《过龙湾五王阁访友不遇》诗:“野桥秋水落,江阁暝烟微。” 宋 韩元吉 《水龙吟·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词:“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红如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仰天读罢《招魂》赋, 扬子江 头乱暝烟。”
分類:烟霭黄昏
《漢語大詞典》:翠烟(翠煙)
青烟;烟霭。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宋 秦观 《望海潮》词:“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孤篷入翠烟,住久波始定。”
分類:烟霭
《漢語大詞典》:江烟(江煙)
指江上的云气、烟霭。 唐 徐彦伯 《采莲曲》:“妾家 越 水边,摇艇入江烟。” 唐 姚合 《过杜氏江亭》诗:“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 清 汪琬 《送再从侄处默》诗:“雁逐江烟下,潮衝 楚 树流。”
《骈字类编》:烟横(烟横)
唐 李绅 涉沅潇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馀霞杳千里。
唐 唐彦谦 蒲津河亭 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骈字类编》:烟迷(烟迷)
唐 孟浩然 夜泊宣城界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骈字类编》:烟浮(烟浮)
唐 苏味道 咏雾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唐 储光羲 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时任下邽县 欢声殷河岳,涵荡非烟浮。
《國語辭典》:禁烟(禁煙)  拼音:jìn yān
1.禁止吸食香烟、毒品。
2.禁止炊爨。宋。周邦彦〈还京乐。禁烟近〉词:「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也称为「禁火」。
3.皇宫禁苑里的烟雾。唐。李远〈赠弘文杜校书〉诗:「漠漠禁烟笼远树,冷冷宫漏响前除。」
《漢語大詞典》:飞烟(飛煙)
(1).飘动的烟雾。 晋 支昙谛 《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不知千载竟谁主,伯气倏与飞烟收。”
(2).上等烟。 清 赵之谦 《勇卢闲诘·上品曰飞烟》:“上品曰飞烟。”原注:“飞若今 山东 飞麪之飞,曾见 乾隆 时人题蜡上字曰水磨碾上飞,水磨碾次飞。一説西洋人製鼻烟,为水磨屋碾烟草,以扫自屋顶者为上,故曰飞烟。”
《高级汉语词典》:烟锁
烟雾笼罩
《漢語大詞典》:碧烟(碧煙)
青色的烟雾。 唐 韦应物 《贵游行》:“轻裾含碧烟,窈窕似云浮。” 宋 苏轼 《夜烧松明火》诗:“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宸极高居最上层,千重云树碧烟凝。”
分類:青色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