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0,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争点
点绛唇
评点
点拍
落点
点眼
斜点
圈点
拣点
点眉
雁点
玉点
点书
额点
小点
《漢語大詞典》:争点(争點)
争论的中心。 茅盾 《子夜》十五:“ 屠维岳 眼珠一转,赶快又转换了争点。”
分類:争论中心
《漢語大詞典》:点绛唇
亦作“ 点絳脣 ”。
1.词调名。 南朝 梁 江淹 《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絳唇。”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
2.曲牌名。《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隻曲》:“按《点絳脣》原出於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闕,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証。 元 人将词之前半闕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 董解元 《西厢》係北调,亦用南体,仅见於此。”
《漢語大詞典》:评点(評點)
(1).评论圈点。古人读书时,随手在字里行间写上一点体会、感受,对精美的句子加圈点,称为评点。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还珠吟:“乡先生 杨復初 见而题其后云:义正词工,使 张籍 见之,亦当心服。又为序其编首,而百篇皆加评点。”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叙》:“ 宋 、 元 、 明 以来,品藻诗文,或加丹黄判别高下,於是有评点之学。”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评点大概创始于 南宋 时代,为的是给应考的士子揣摩;这种选本一向认为陋书,这种评点也一向认为陋见。”
(2).评论比量。 清 朱焘 《北窗呓语》:“《水滸》一书,有天罡地煞之目,后人仿之以评点人物。”
《漢語大詞典》:点拍
音乐的节拍。 唐 南卓 《羯鼓录》:“若製作诸曲,随意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
分類:音乐节拍
《漢語大詞典》:落点(落點)
(1).落地。指话音刚停。 陈泰志 《一个违背领导意愿由群众自动办起来的合作社》:“这话在群众会上一落点,群众像一盘点燃了头的爆竹一样。” 安正福 《在绥南建立游击根据地》:“老汉的话刚落点,老大娘却插嘴了。”
(2).指球着落的位置。《体育报》1983.8.29:“球的落点不准,影响技术向尖端发展。”
《國語辭典》:点眼(點眼)  拼音:diǎn yǎn
1.画上眼睛。也作「点睛」。
2.故意做出引人注目的动作。《红楼梦》第六九回:「你要哭,外头多少哭不得,又跑了这里来点眼。」
3.一种围棋对杀中的重要战术。指当对方棋子未完成做活的程序,于做眼的关键处下子,使对方难以做活或不能做活。
《韵府拾遗 俭韵》:斜点(斜点)
赵长卿灯词斜点银缸高擎莲炬夜寒不禁微风
《國語辭典》:圈点(圈點)  拼音:quān diǎn
1.于书本或文章上字句旁,标上圆圈或点,表示词句的精采处或值得注意者。《儒林外史》第三回:「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2.为没有标点的文章断句。如:「圈点十三经」。
3.断句所用的符号,圆的叫圈,顿的叫点。
《漢語大詞典》:拣点(揀點)
谓选取兵士。《唐律疏议·擅兴·拣点卫士征人》:“诸拣点卫士取捨不平者……拣点之法,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田悦 因此得展逆谋,伪称恩制,拣点三军。” 宋 范仲淹 《奏乞选河北州县官员》:“国家今於 河 北点得义勇乡兵二十万,亦如 唐 之有府兵也。然所置官属及拣点法制,即与 唐 末类。”
分類:选取兵士
《分类字锦》:点眉(点眉)
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乐府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分类:杂饰
《韵府拾遗 俭韵》:雁点(雁点)
白居易诗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韵府拾遗 俭韵》:玉点(玉点)
杨慎玉名诰玓瓅玉点也
《漢語大詞典》:点书
圈点书籍。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上:“ 稷下 有谚曰:‘学识何如观点书。’点书之难,不惟句度义理,兼在知字之正音借音。”
分類:圈点书籍
《韵府拾遗 俭韵》:额点(额点)
吴融诗额点梅花样心通棘刺情
《漢語大詞典》:小点(小點)
(1). 唐 时博戏之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又有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之名,然无如长行者。”
(2).批点诗文的符号,用于一句中的停顿处。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辩·批点法》:“ 宋 真德秀 批点法:点,句读小点。语絶为句,句心为读。”
(3).小供应点。如:多设小铺、小点,方便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