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燃炬
晋书王浚传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浚乃作火炬长十馀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燃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
分类:火攻
《骈字类编》:高炬(高炬)
明 高启 照田蚕词 东村西村作除夕,高炬千竿照田赤。
《韵府拾遗 语韵》:银炬(银炬)
程可中除夕诗地炉榾柮四壁红绝胜龙涎照银炬
《漢語大詞典》:凤炬(鳳炬)
(1).对烛火的美称。 明 薛蕙 《元夕篇》:“龙膏凤炬列千行,蕙火兰烟百和香。”
(2).新唐书·令狐綯传:“﹝ 令狐綯 ﹞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 綯 至,皆惊。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辅政十年。”后即以“凤炬”代称皇宫的金莲华炬。借指帝王的恩宠。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降凤炬,金仗鼠鬚。”
《骈字类编》:苇炬(苇炬)
元史祭祀志执事者实柴于燎坛仍设苇炬于东西执炬者东西各二人皆紫服
《漢語大詞典》:飞炬(飛炬)
投掷火炬。
分類:投掷火炬
《漢語大詞典》:庭炬
庭燎。 唐 韩愈 《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十六韵》:“殿阶铺水碧,庭炬坼金葩。”参见“ 庭燎 ”。
《國語辭典》:庭燎  拼音:tíng liào
1.一种古代礼祀的照明用具。铁制叉杆,上束绑松柴,遇国君行祭,则燃点照明。《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文选。张衡。东京赋》:「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庭燎,美宣五也。」或以为咏早朝之诗。首章二句为:「夜如何其?夜未央。」
《韵府拾遗 合韵》:炬蜡(炬蜡)
倪启祚灯市篇帘帘炬蜡曜几里香烟出楼若霞绮
《骈字类编》:夕炬
吕温药师如来绣像赞夕炬传照晨炉续烟
《韵府拾遗 语韵》:投炬
杨涛庭燎赋小投炬以流景嗤衔璧之呈文
《漢語大詞典》:膏炬
泛指火炬。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江枫﹞其实为膏炬之用者,又不可以数计。”
分類:火炬
《骈字类编》:二炬
宋史潘美传鋹兵十五万依山谷坚壁以待美因筑垒休士与诸将计曰彼编竹木为栅若攻之以火彼必溃乱因以锐师夹击之万全策也遂分遣丁夫数千人人持二炬间道造其栅及夜万炬俱发会天大风火势甚炽鋹众惊扰来犯美挥兵急击之鋹大败
《韵府拾遗 语韵》:繁炬
何景明诗兰灯列满座繁炬灼朱光
《骈字类编》:荻炬
梁书张弘策传东昏馀党初逢赦令多未自安因运荻炬束杖入南北掖作乱烧神兽门总章观前军司马吕僧珍以宿卫兵拒破之
《漢語大詞典》:猛炬
光度强烈的火炬。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晋 庾阐 《藏钩赋》:“督猛炬而增明,从因朗而心隔。”太平御览卷八七○引宋书:“﹝ 王懿 ﹞与 慕容垂 战,败……退走至 滑臺 ,復为 翟辽 所留,使为将帅。 懿 志欲南归,乃弃 辽 奔 泰山 , 辽 追骑甚急,夜行,忽见前有猛炬导之,乘火夜行百里许,得以免难。”参见“ 猛烛 ”。
《漢語大詞典》:猛烛(猛燭)
大蜡烛。《太平御览》卷八七○引 三国 魏明帝 《乐府诗》:“昼作不輟手,猛烛继望舒。” 明 杨慎 谭苑醍醐·猛烛猛炬:“猛炬、猛烛,盖大烛、大炬也。周礼所谓‘坟烛’,楚辞所谓‘悬火’也。 杜 诗‘铜盘烧蜡光吐日’,其猛烛乎?”
分類: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