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智炬
佛教语。指能破除迷暗的智慧。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法雨法水之润,等世界于无边;智灯智炬之光,同虚空于莫限。” 唐 刘禹锡 《谒枉山会禅师》诗:“曈曈揭智炬,照使出昬昧。” 唐 于頔 《释皎然〈杼山集〉序》:“妙言説於文字,了心境於定惠,又释门之慈航智炬也。”
《漢語大詞典》:烈炬
火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姚乾父杂文:“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跡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羣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
分類:火把
《漢語大詞典》:松炬
指松明炬。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诗:“忽然白蝙蝠,来扑松炬明。”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七:“盗之穴塚也,烟雾不可近,及有黄气氤氲而出,乃下石秉松炬而入。”参见“ 松明火把 ”。
《漢語大詞典》:松明火把
用松明做成的火把。《新华月报》1979年第4期:“两只泪眼一晃,在松明火把下发出光亮。”《花城》1981年第6期:“两个壮小伙举着松明火把,从齐腰深的水里走了过来。”
分類:松明火把
《漢語大詞典》:楚炬
泛指火。 清 沈起凤 《谐铎·能诗贼》:“自遭家难,所作尽投 楚 炬。”参见“ 楚人一炬 ”。
分類:
《漢語大詞典》:楚人一炬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引兵西屠 咸阳 ,杀 秦 降王 子婴 ,烧 秦 宫室,火三月不灭。”后因以“楚人一炬”概指此事。 唐 杜牧 《阿房宫赋》:“戍卒叫, 函谷 举, 楚 人一炬,可怜焦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论秦蜀:“则是天下之书虽焚,而博士官犹有存者,惜乎入 关 收图籍而不及此,竟为 楚 人一炬耳。”《冷眼观》第二一回:“﹝ 秦 ﹞横暴达於极点,卒演成 楚 人一炬之惨剧。”
《漢語大詞典》:然炬
(1).点燃火炬。晋书·王濬传:“又作火炬,长十餘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
(2).指已点燃的火炬。宋史·礼志七:“将行礼,然炬相属。”
《骈字类编》:两炬(两炬)
唐 杜甫 夜归 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
宋 徐积 宿山馆 其六 龙归潭面千寻黑,虎视林隈两炬灯。
《漢語大詞典》:束炬
(1).扎火把。亦指举火把。 宋 刘克庄 《戴秀岩》诗:“外狭中乃宽,始闇俄忽明。縻腰尚恐堕,束炬方可行。”
(2).犹言一把火。 清 吕留良 《〈赖古堂集〉序》:“先子於丧乱颠躓之后,举平生所作,畀之束炬。”
《漢語大詞典》:烛炬(燭炬)
指火炬或蜡烛。 唐 韩偓 《边上看猎赠元戎》诗:“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公( 韩渥 )为学士日,常视草金鑾内殿,深夜方还翰院,当时皆宫妓秉烛炬以送,公悉藏之。”
分類:火炬蜡烛
《骈字类编》:夜炬
元 张雨 西湖放灯 烂若金莲分夜炬,空于云母隔秋屏。
《漢語大詞典》:花炬
即花灯。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醉后人扶马上,金莲花炬照回廊,正院宇梅梢月上。”参见“ 花灯 ”。
分類:花灯
《國語辭典》:花灯(花燈)  拼音:huā dēng
1.各种彩饰的灯。多指元宵节所悬挂供人欣赏各式的灯饰。《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真个金吾不禁,玉漏无摧。」《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只见院内各色花灯闪灼,皆系纱绫札成,精致非常。」
2.流行于云、贵、川、湘等省的地方戏。参见「花灯戏」条。
《漢語大詞典》:灯炬(燈炬)
灯烛等照明物。亦比喻给人指明前途的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拘尸那揭罗国:“生死大海,谁作舟檝?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骈字类编》:犀炬
宋 陆游 航海 鬼神骇犀炬,天地赫龙火。
《漢語大詞典》:炬烛(炬燭)
(1).火炬照耀。 汉 牟融 《理惑论》:“若子可谓见礼制之华,而闇道德之实;闚炬烛之明,未覩天庭之日也。”
(2).指蜡烛。南史·张畅传:“ 义恭 又餉炬烛十梃, 孝武 亦致锦一匹。”
《漢語大詞典》:电炬(電炬)
电灯。 柯灵 《踯躅》:“年红灯织成的云彩从紫色烟霭中透出,电炬苍黄如寒星。” 碧野 《闪光的浪花》:“使激流变成平湖,使电炬照耀千里。”
分類:电灯
《骈字类编》:大炬
唐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 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