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食灰
【佛学大辞典】
(杂名)护摩之灰也。
(杂名)护摩之灰也。
灰人
【佛学大辞典】
(杂名)女人之难婚者,作一灰人加持一百八遍,使彼女人每日拜此灰人七遍,其婚即可万不失一。见欢喜母成就法。
(杂名)女人之难婚者,作一灰人加持一百八遍,使彼女人每日拜此灰人七遍,其婚即可万不失一。见欢喜母成就法。
灰山住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部执异论曰:「灰山住部。」异部宗轮论曰:「鸡胤部。」宗轮论述记曰:「真谛法师云灰山住部,此言非也,本音及义,皆无此说。此从律主姓以立部名。」三论玄义曰:「灰山住部,此依住处为目。此山有石,堪为灰。此部住彼山中修道,故以为名。」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部执异论曰:「灰山住部。」异部宗轮论曰:「鸡胤部。」宗轮论述记曰:「真谛法师云灰山住部,此言非也,本音及义,皆无此说。此从律主姓以立部名。」三论玄义曰:「灰山住部,此依住处为目。此山有石,堪为灰。此部住彼山中修道,故以为名。」
灰沙
【佛学大辞典】
(譬喻)斥声闻缘觉之悟也。此二乘之人,得悟则称为灰身灭智,火化色身,都灭心识,终归于空寂之涅槃。灰沙者,言火化五蕴也。
(譬喻)斥声闻缘觉之悟也。此二乘之人,得悟则称为灰身灭智,火化色身,都灭心识,终归于空寂之涅槃。灰沙者,言火化五蕴也。
灰河
【佛学大辞典】
(譬喻)河中有火,物为灰烬。以比烦恼。杂阿含经四十三曰:「佛告诸比丘,譬如灰河。南岸极热,多诸利刺。在于闇处,众多罪人,在于河中随流漂没。(中略)灰者谓三恶不善觉。云何为三?欲觉恚觉害觉。河者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譬喻)河中有火,物为灰烬。以比烦恼。杂阿含经四十三曰:「佛告诸比丘,譬如灰河。南岸极热,多诸利刺。在于闇处,众多罪人,在于河中随流漂没。(中略)灰者谓三恶不善觉。云何为三?欲觉恚觉害觉。河者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灰河地狱
【佛学大辞典】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三藏法数】
谓纵广各五百由旬,灰河沸涌,恶气蓬,洄波相搏,声响可畏。从底至上,铁刺纵横,岸有剑林,枝叶华实皆是刀剑,罪人入河,随波上下,洄澓沉没,铁刺刺身,内外通彻,苦痛万端。乃出灰河,至彼岸上,利剑割刺,身体伤坏,复有豺狼,来啮罪人,生食其肉,走上剑树,剑刃下向,下剑树时,剑刃上向,手攀手绝,足踏足断,皮肉堕落,筋脉相连,有铁觜鸟,啄头食脑,罪人复入灰河,随波沉没,铁刺刺身,皮肉烂坏,脓血流出,惟有白骨,漂浮于外,冷风来吹,寻便起立,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铁丸地狱。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三藏法数】
谓纵广各五百由旬,灰河沸涌,恶气蓬,洄波相搏,声响可畏。从底至上,铁刺纵横,岸有剑林,枝叶华实皆是刀剑,罪人入河,随波上下,洄澓沉没,铁刺刺身,内外通彻,苦痛万端。乃出灰河,至彼岸上,利剑割刺,身体伤坏,复有豺狼,来啮罪人,生食其肉,走上剑树,剑刃下向,下剑树时,剑刃上向,手攀手绝,足踏足断,皮肉堕落,筋脉相连,有铁觜鸟,啄头食脑,罪人复入灰河,随波沉没,铁刺刺身,皮肉烂坏,脓血流出,惟有白骨,漂浮于外,冷风来吹,寻便起立,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铁丸地狱。
灰身灭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二乘之人,断三界之烦恼后,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心,归入空寂无为之涅槃界也。是为二乘最终之目的。辅行三之一曰:「灰身故无身,灭智故无智。独一解说,故云孤调。」四教仪曰:「若灰身灭智,名无馀涅槃,又名孤调解脱。」
【佛学常见辞汇】
二乘人断了三界的烦恼之后,便入于火光三昧中,烧身灭心,而归于空寂无为的涅槃境界,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终目的。
(术语)谓二乘之人,断三界之烦恼后,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心,归入空寂无为之涅槃界也。是为二乘最终之目的。辅行三之一曰:「灰身故无身,灭智故无智。独一解说,故云孤调。」四教仪曰:「若灰身灭智,名无馀涅槃,又名孤调解脱。」
【佛学常见辞汇】
二乘人断了三界的烦恼之后,便入于火光三昧中,烧身灭心,而归于空寂无为的涅槃境界,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终目的。
灰头土面
【佛学大辞典】
(杂语)修行悟道之后,为济度众生能投尘中,不顾自己之污秽也。如言和光同尘,拖泥带水。碧岩录四十三则之颂评曰:「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有时万仞峰头即是灰头土面。」
【俗语佛源】
犹言蓬头垢面,形容肮脏相。如宋·葛长庚《菊花新》词云:「灰头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也写作「灰头土脸」。或引申为晦气相。如《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此语出于禅宗。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后,还要发大悲心,返回尘世中去救度众生。灰头土面即指应众生缘而化现的凡夫形象。如宋·圆悟《碧岩录》第四三则:「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禅宗又提倡「随缘任运」、「无修为修」的方式,把吃饭穿衣、斫柴兆水都视为佛法,内外打成一片。灰头土面在禅宗那里有时也含有真人不露相的意思。如《五灯会元》十八:「个汉灰头土面,寻常不欲露现。」(李明权)
(杂语)修行悟道之后,为济度众生能投尘中,不顾自己之污秽也。如言和光同尘,拖泥带水。碧岩录四十三则之颂评曰:「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有时万仞峰头即是灰头土面。」
【俗语佛源】
犹言蓬头垢面,形容肮脏相。如宋·葛长庚《菊花新》词云:「灰头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也写作「灰头土脸」。或引申为晦气相。如《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此语出于禅宗。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后,还要发大悲心,返回尘世中去救度众生。灰头土面即指应众生缘而化现的凡夫形象。如宋·圆悟《碧岩录》第四三则:「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禅宗又提倡「随缘任运」、「无修为修」的方式,把吃饭穿衣、斫柴兆水都视为佛法,内外打成一片。灰头土面在禅宗那里有时也含有真人不露相的意思。如《五灯会元》十八:「个汉灰头土面,寻常不欲露现。」(李明权)
灰断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小乘之罗汉,或入火定,或由荼毗,而色身灰灭也。所谓灰身灭智是也。别行玄记二曰:「小乘灰断,身智俱亡。」文句记五上曰:「不受化则机息应谢,灰断入灭,义当俱焚。」
(术语)谓小乘之罗汉,或入火定,或由荼毗,而色身灰灭也。所谓灰身灭智是也。别行玄记二曰:「小乘灰断,身智俱亡。」文句记五上曰:「不受化则机息应谢,灰断入灭,义当俱焚。」
劫灰
【佛学大辞典】
(杂名)劫火时之灰也。释门正统四曰:「汉武掘昆明池得黑灰,以问朔(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胡道人。摩腾且住,或以问之,曰劫灰也。」
(杂名)劫火时之灰也。释门正统四曰:「汉武掘昆明池得黑灰,以问朔(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胡道人。摩腾且住,或以问之,曰劫灰也。」
无馀灰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入无馀涅槃而灰身断智也,即无馀涅槃之證。
(术语)入无馀涅槃而灰身断智也,即无馀涅槃之證。
涂灰,计自在天生万物
【三藏法数】
涂灰,即外道名。谓此外道,计欲界第六自在天能生万物。
涂灰,即外道名。谓此外道,计欲界第六自在天能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