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灰分
灰焚
灰化
候灰
桑灰
热灰
蓝灰
梅灰
铁灰
油灰
灰志
灰陨
灰躯
灰除
扒灰
《漢語大詞典》:灰分
灰尘般散灭。 晋 陆云 《盛德颂》:“三 秦 席卷, 项籍 灰分。”
生物学名词。借指生物体里面的无机成分。如钾、钠、钙、镁、铁等,经燃烧后残留为灰。
《漢語大詞典》:灰焚
焚烧成灰,烧光。魏书·郑道昭传:“五籍灰焚,羣儒坑殄。”
分類:焚烧
《漢語大詞典》:灰化
使之转化为灰壤
化学分析中将样品转化成灰
《漢語大詞典》:候灰
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以占节气变化,谓之“候灰”。又名葭灰。 明 梁少白 《破齐阵·咏时序悼亡》套曲:“时移日渐长,转候灰,又节值书云岁。”参见“ 候气 ”。
分類:律管节气
《漢語大詞典》:候气(候氣)
占验节气的变化。古人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据此,可预测节气的变化。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元 刘埙 隐居通议·律管候气:“ 北齐 神武 霸府田曹参军 信都芳 ,世号知音,能以管候气。”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候气推黄鐘,攷风定六律。”
《骈字类编》:桑灰
本草采炼松脂法并在服食方中以桑灰汁或酒煮软挼纳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
又目赤肿痛桑灰一两黄连半两为末每以一钱泡汤澄清洗之
《漢語大詞典》:热灰(熱灰)
有馀热的灰烬。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他又爬起来,摸着烟袋,走到外屋灶坑边,拨开热灰,把烟袋点上。”
分類:灰烬
《骈字类编》:蓝灰(蓝灰)
唐 齐己 假山 蓝灰澄古色,泥水合凝滋。
《骈字类编》:梅灰
唐 李贺 杂曲歌辞 堂堂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
《漢語大詞典》:铁灰(鐵灰)
(1).铁和炭灰。古代用于探测节候变化的仪器上。 宋 苏舜钦 《符瑞》:“是上下相报,虽桴鼓之应,铁灰之动不过也。”参见“ 铁炭 ”。
(2).灰黑色。 朱自清 《你我·〈忆〉跋》:“夏夜是银白色的,带着栀子花的香;秋夜是铁灰色的,有青色的油盏火的微芒。”
《漢語大詞典》:铁炭(鐵炭)
(1).铁和炭。古代用于探测节候变化的仪器上。《汉书·李寻传》:“政治感阴阳,犹铁炭之低卬,见效可信者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天文志》云‘县土炭’也。以铁易土耳。先冬夏至,县土炭於衡,各一端,令适停。冬,阳气至,炭仰而铁低;夏,阴气至,炭低而铁仰。以此候二至也。”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韦鼎望气》:“夫天不言,以气与象传吉凶,其应验之速,虽桴鼓之荅,铁炭之动不过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岁时》:“庶铁炭轻重,无失寒燠之宜;灰箭飞浮,不爽阴阳之度。”
(2).一种用于冶锻的煤。火焰不高。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冶铁:“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煤炭:“炎平者曰铁炭,用以冶锻。”
《國語辭典》:油灰  拼音:yóu huī
一种防水涂料。以桐油搅拌石灰制成,可填充船舶的漏缝及器物的裂罅。也称为「水丹」。
《漢語大詞典》:灰志
谓意志消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 陶圣俞 ﹞遂灰志前途,隐居教弟。”
分類:意志消沉
《漢語大詞典》:灰陨(灰隕)
见“ 灰殞 ”。
《漢語大詞典》:灰殒(灰殞)
亦作“ 灰陨 ”。 犹言粉身碎骨。《三国志·吴志·薛莹传》:“死惟结草,生誓杀身;虽则灰陨,无报万分。”魏书·夏侯道迁传:“臣往日归诚,誓尽心力,超蒙荣奬,灰殞匪报。”
分類:粉身碎骨
《漢語大詞典》:灰躯(灰軀)
犹灰身。 三国 魏 曹操 《上书谢策命魏公》:“灰躯尽命,报塞厚恩。”参见“ 灰身 ”。
《漢語大詞典》:灰身
犹言粉身碎骨。 三国 魏 曹植 《改封陈王谢表》:“茅土既优,爵赏必重,非臣虚浅所宜奉受,非臣灰身所能报答。”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臣虽灰身破族,犹生之年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使义诚著于所天,玄风扇于九壤,殉命灰身,陨越慷慨。”
分類:粉身碎骨
《漢語大詞典》:灰除
犹灰动。宋书·律历志上:“夫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参见“ 灰动 ”。
《漢語大詞典》:灰动(灰動)
指葭莩之灰飞动。灰动则节候更易。宋书·律历志上:“以葭莩灰布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动者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唐 王起 《葭灰应律赋》:“明夫律通则气来,灰动则时至。”参见“ 灰管 ”。
《國語辭典》:扒灰  拼音:pá huī
隐语。指公公与儿媳发生乱伦的关系。《金瓶梅》第三三回:「那旁多口的,认的他有名叫做陶扒灰,一连娶三个媳妇,都吃他扒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敢是老没廉耻要扒灰,儿子愤恨,借这贼名,杀了。」也作「爬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