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火烈
(1).持火把者的行列。烈,通“ 列 ”。《诗·郑风·大叔于田》:“ 叔 在藪,火烈具举。” 郑玄 笺:“列人持火俱举,言众同心。” 孔颖达 疏:“火有行列,俱时举之。”
(2).火势猛烈。《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盖 放诸船,同时发火”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去北军二里餘,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烧尽北船。”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诗:“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讶。”《说岳全传》第二九回:“一霎时,火烈烟飞。”
(3).比喻威势猛烈。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威亮火烈,势踰风扫。” 张铣 注:“言其威武信为猛烈。”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
(4).起火焚烧。梁书·武帝纪上:“移檄京邑曰:‘……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宋 苏舜钦 《游山》诗:“近为雷霆拔,火烈瓦甓糜。”
(5).指物被火焚烧而爆裂。后汉书·蔡邕传:“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
(6).喻严明。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至於小人,虽宪典火烈,杀人奸盗,犹不絶踵,而况地狱之眇茫乎!”
《國語辭典》:放火  拼音:fàng huǒ
1.引火焚烧。《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乱兵入殿,掠宫人什物,傕又徙御府金帛乘舆器服,而放火烧宫殿官府居人悉尽。」《西游记》第一六回:「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禅堂放火哩。」
2.放灯。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國語辭典》:放灯(放燈)  拼音:fàng dēng
元宵时张灯的习俗。宋。辛弃疾 定风波。少日犹堪话别离词:「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水浒传》第三三回:「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准备庆赏元宵。」
《漢語大詞典》:烟烬(煙燼)
亦作“烟烬”。
(1).烟和灰烬。列子·黄帝:“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 伯喈 识絶音之器於烟烬之餘; 平子 剔逸响之竹於未用之前。”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儻使 平子 不出, 公纪 不生,将恐此书与粪土同捐,烟烬俱灭。”
(2).烧成烟烬。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东序烟烬於委灰,生民燋沦於渊火。”
(3).指火焚之后的残余物。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经纶图籍,校讐烟烬。”
《國語辭典》:火烛(火燭)  拼音:huǒ zhú
1.烛火、烛光。《太平广记。卷三四七。李佐文》引唐。薛用弱《集异记》:「约三更,晦稍息,数里之外,遥见火烛。」宋。文同织妇怨〉诗:「不敢辄下机,连宵停火烛。」
2.泛指容易引起火灾的东西。《平妖传》第一八回:「胡员外早早打发解库掌事的及主管各人,回家赏中秋,吩咐院子俱各牢拴门户,仔细火烛。」《红楼梦》第一四回:「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
3.指火灾、火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火烛起来,巡捕不许搬东西,这也未免过甚。」。」
《漢語大詞典》:惔焚
如火焚烧。用以形容大旱。语本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宋 王安石 《定林寺》诗:“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惔焚。” 明 李东阳 《久旱》诗:“忧心剧惔焚,中热不可制。”
《國語辭典》:火葬  拼音:huǒ zàng
用火焚化死者遗体后,将骨灰置于容器中,再予以埋葬或存放。
《國語辭典》:火田  拼音:huǒ tián
1.用火烧草木而田猎。《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
2.用火烧杂草树木来充作肥料的耕地。《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往者东南草创人稀,故得火田之利。」
《漢語大詞典》:火林
烈火焚烧的树林。 北齐 刘昼 新论·防欲:“譬由愚者之养鱼鸟也,见天之寒,则内鱼於温汤之中,而栖鸟於火林之上。”
《國語辭典》:付丙丁  拼音:fù bǐng dīng
烧弃。明。王守仁〈复童克刚书〉:「遂会同志诸友,共付丙丁,为克刚焚此魔障。」也作「付丙」。
《漢語大詞典》:熂燎
纵火焚烧野草。诗·大雅·旱麓“瑟彼柞棫,民所燎矣” 汉 郑玄 笺:“柞棫之所以茂盛者,乃人熂燎,除其旁草,养治之使无害也。” 宋 苏辙 《次迟韵示陈天倪秀才侄孙元老主簿》:“条枚失熂燎,中林化薪蒸。”
《漢語大詞典》:燎荒
开垦前纵火焚烧杂草。 元 王桢 农书卷一:“凡垦闢荒地,春日燎荒。”《新民月报》1952年第2期:“提倡封山育林,禁止烧山燎荒。”
《国语辞典》:五内如焚(五内如焚)  拼音:wǔ nèi rú fén
五脏如被火焚烧一般。形容非常焦虑。《镜花缘》第五七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此时黄道台早已急得五内如焚,一句话也回答不出。」
《国语辞典》:避火浴血  拼音:bì huǒ yù xuè
唐李绩纵火焚林,欲杀徐敬业,敬业杀马剖腹,藏卧其中,因而全身染满马血,得以免遭火难,安然无恙的故事。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二。语资》。
《漢語大詞典》:放火罪
在我国,指故意放火焚烧工厂、矿场、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公共建筑物或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焚山烈泽(焚山烈澤)
以火焚烧山林,烤干沼泽。 宋 刘攽 《鸿庆宫三圣殿赋》:“焚山烈泽,害服妖息。鸟兽咸若,草木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