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柘火
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 郑玄 注引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后因以“柘火”代指季夏的火星。 南朝 梁 元帝 《树名诗》:“杏梁始东照,柘火未西驰。”参见“ 柘燧火 ”。
分類:火星六月
《漢語大詞典》:柘燧火
钻柘木所取之火。《淮南子·时则训》:“孟夏之月……天子衣赤衣,乘赤騮,服赤玉,建赤旗,食菽与鸡,服八风水,爨柘燧火。”
分類:柘木
《漢語大詞典》:星喷(星噴)
火星迸射。 唐 刘禹锡 《秋萤引》:“纷纶暉映互明灭,金鑪星喷鐙花发。”
分類:火星迸射
《漢語大詞典》:秋火
(1).秋季的大火星。 唐 柳宗元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紵》诗:“下沉秋火激太清,天空地迥凝日晶。”
(2).秋天的萤火。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草衔秋火,树抱秋霜。” 倪璠 注引《月令》:“腐草化为萤火。”
《國語辭典》:火爆  拼音:huǒ bào
1.急躁、暴躁。如:「火爆脾气」。
2.激烈,充满火药味。如:「场面火爆」。
3.火星直冒。形容人头晕眩。《孽海花》第二四回:「此时恍若一个霹雳从青天里打入顶门,顿时眼前火爆,耳内雷鸣。」
《國語辭典》:太阳系(太陽系)  拼音:tài yáng xì
太阳与环绕其运行的各种天体的总称。除太阳为恒星外,其馀成员包括行星、矮行星、小天体(小行星、彗星)等。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皆可能有卫星环绕。
《漢語大詞典》:琢火
琢石冒出火星。比喻人生短促。 南朝 陈 徐陵 《天台山徐则法师碑》:“琢火之叹,闻诸往贤;逝水之悲,嗟乎前圣。” 吴兆宜 笺注引 刘协 新论:“人之短死犹如石火炯然以过。”
《漢語大詞典》:鹑纬(鶉緯)
指鹑火星。纬,行星。明史·乐志二:“祭毕,乐舞童羣歌《云门之曲》:景龙精兮时见,测鶉纬兮宵悬。”
分類:火星行星
《國語辭典》:极冠(極冠)  拼音:jí guān
火星南北两极区白色明亮的冠状区域。为水冰与乾冰所构成,形状随季节消长。
《國語辭典》:火纸(火紙)  拼音:huǒ zhǐ
一种上面涂硝,易于燃烧的纸。可制成点火用的火媒子或祭拜用的纸钱等。
《國語辭典》:火煤子  拼音:huǒ méi zi
以火纸捻制的细管状物,可用来点火。《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取了一根火煤子,就灯上点著了火,两只手捧著了水烟袋,坐在那里呼噜呼噜吃个不了。」也称为「火楣子」、「火捻」、「火纸煤儿」、「火纸筒子」、「纸煤子」、「纸楣子」。
《漢語大詞典》:火星人
火星上的假想栖居者
由于上火星峰、下火星峰或火星谷突出发达而常被相手家认为有好侵犯或能抵抗并有时是性情暴躁等性格特点的人
《漢語大詞典》:火角
火星芒角。《汉书·谷永传》:“内乱朝暮,日戒诸夏,举兵以火角为期。”
分類:火星
《國語辭典》:类地行星(類地行星)  拼音:lèi dì xíng xīng
太阳系八颗行星当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之合称。这些行星距离太阳近,质量与体积小,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密度大,卫星个数少,且没有行星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