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濯缨(濯纓)  拼音:zhuó yīng
1.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2.比喻超凡脱俗,志节坚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國語辭典》:濯足  拼音:zhuó zú
本指清洗脚。语出《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后比喻除去世间尘埃,以保持高洁品格。《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唐。杜甫〈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分類:清除
《國語辭典》:濯濯  拼音:zhuó zhuó
1.光明。《诗经。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钩膺濯濯。」汉。毛亨。传:「濯濯,光明也。」
2.清朗、清新。唐。乔知之 折杨柳诗:「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宋。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诗:「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
3.形容山上没有草木。《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4.肥壮。《诗经。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明。徐复祚《投梭记》第一九出:「体濯濯以驯肥,常侍姬文于灵囿。」
《漢語大詞典》:濯锦(濯錦)
(1). 成都 一带所产的织锦,以华美著称。亦指漂洗这种织锦。 唐 元稹 《感石榴二十韵》:“暗虹走缴绕,濯锦莫周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 歷城 北二里有 莲子湖 ,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緑间明,乍疑濯锦。” 清 吴伟业 《闻撤织造志喜》诗:“尚方玉帛年来盛,早见 西川 濯锦多。” 靳荣藩 注引文选·蜀都赋注:“ 譙周 《益州志》云: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胜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 江 水也。”
(2).江名。参见“ 濯锦江 ”。
《漢語大詞典》:濯锦江(濯錦江)
江名。即 锦江 。 岷江 流经 成都 附近的一段。一说, 成都市 内之 浣花溪 。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 唐 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 濯锦江 头花柳春。”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 濯锦 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 扬州 。” 唐 杜甫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 浣花村 。 河阳县 里虽无数, 濯锦江 边未满园。”
《國語辭典》:洗濯  拼音:xǐ zhuó
1.清洗。《西游记》第一回:「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2.除去罪恶、耻辱。宋。苏辙 齐州祈雨青辞:「民既穷瘁,吏亦震恐,各知咎殃,将自洗濯。」
《漢語大詞典》:浣濯
亦作“澣濯”。
(1).洗涤。太平御览卷八八五引 汉 桓谭 新论:“ 吕仲子 婢死,有女四岁,数来为沐头浣濯。”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王恭勤备至,浣濯必亲。”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结茧:“若 嘉 湖 产丝成衣,即入水浣濯百餘度,其质尚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醒世文》:“遍体泥污难浣濯,受多风寒便生瘟。”
(2).指洗过多次的衣服;旧衣。新唐书·食货志二:“是时,因 德宗 府库之积,颇约费用,天子身服澣濯。”
(3).洗雪、清除(耻辱、过恶等)。《后汉书·第五伦传》:“三辅论议者,至云以贵戚废錮,当復以贵戚浣濯之,犹解酲当以酒也。” 清 欧阳巨源 《〈官场现形记〉序》:“而现在之耻,则未有不思浣濯之以涤其污,弥缝之以泯其跡者。”
《漢語大詞典》:濯龙(濯龍)
(1). 汉 代宫苑名。在 洛阳 西南角。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幸 濯龙 中,并召诸才人。”后汉书·桓帝纪:“庚午,祠 黄 老 於 濯龙宫 。” 唐 杜甫 《往在》诗:“侍祠恧先路,掖垣邇 濯龙 。”借指皇室。 唐 武元衡 《昭德皇后挽歌词》:“国门车马会,多是濯龙亲。”
(2).池名。文选·张衡〈东京赋〉:“ 濯龙 、 芳林 ,九谷八溪。” 薛综 注引《洛阳图经》:“ 濯龙 ,池名。”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二:“ 濯龙 望如雾,河桥渡似雷。”
(3).厩名。
《漢語大詞典》:涤濯(滌濯)
洗涤。周礼·天官·冢宰:“及执事,眡涤濯。” 郑玄 注:“涤濯,谓溉祭器及甑甗之属。”文选·张衡〈东京赋〉:“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薛综 注:“涤濯,谓洗涤也。” 唐 欧阳行周 《回鸾赋》:“雰霾扫荡于寰区,尘埃涤濯乎皇都。”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安庆府学狐:“秋祭前数日,涤濯籩豆,预备祭品,陈列 明伦堂 。”
分類:洗涤
《漢語大詞典》:濯枝
见“ 濯枝雨 ”。
《漢語大詞典》:濯枝雨
农历五、六月间的大雨。初学记卷二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六月有大雨,名濯枝雨。”亦省称“ 濯枝 ”。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五月》:“芒种之日,螗蜋之生,风名黄雀,雨曰濯枝。”
《國語辭典》:洒濯  拼音:xǐ zhuó
洗净、清洗。《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唐。陆贽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为人上者,当辨察兹理,洒濯其心,奉三无私,以壹有众。」
分類:洗涤涤荡
《國語辭典》:盥濯  拼音:guàn zhuó
洗涤。唐。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
分類:洗涤用具
《骈字类编》:雨濯
唐 李华 寄赵七侍御 雨濯万木鲜,霞照千山浓。
《漢語大詞典》:濯磨
亦作“ 濯摩 ”。 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 宋 苏轼 《〈居士集〉叙》:“自 欧阳子 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説为忠。”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先法曹掾,仁义躬濯磨。”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思昔 仁祖 尝下詔书,以古道飭天下士。天下士皆自濯摩,亦翕然丕变,一归于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则 满洲 弗逐,而欲士之争自濯磨,民之敌愾效死,以期至乎独立不羈之域,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漢語大詞典》:赫濯
威严显赫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禁卫·世锦衣掌卫印:“ 江陵 败, 刘 復与政府及厂璫 张鲸 交结用事,赫濯者几二十年。” 清 许缵曾 《睢阳行》:“璽书赫濯神祗惊,日丽中天民受祉。”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先练水师再图东征疏》:“迨我 高宗 ,武功赫濯,震慑八荒。”
分類:威严显赫
《韵府拾遗 觉韵》:新濯
刘基清斋记时雨新濯竹树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