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涛濑(濤瀨)
波涛与急流。汉书·扬雄传上:“终回復於旧都兮,何必 湘 渊与涛瀨!” 宋 苏轼 《戏作放鱼》诗:“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李靖》:“时秋潦,涛瀨涨恶。”
分類:波涛急流
《骈字类编》:濑浅(濑浅)
明 葛一龙 过姚佩卿隐居 濑浅维舟远,山纡引路徐。
《漢語大詞典》:七里濑(七里瀨)
在 浙江省 桐庐县 南。两山夹峙, 东阳江 奔泻其间,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名。北岸 富春山 ( 严陵山 )传说为 东汉 严光 ( 严子陵 )耕作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 李贤 注引 南朝 陈 顾野王 《舆地志》:“ 七里瀨 在 东阳江 下,与 严陵瀨 相接,有 严山 。” 唐 白居易 《新小滩》:“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 严陵 七里滩 。”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人传 七里滩 ,昔日来钓此。滩上水溅溅,滩下石齿齿。其人不可见,其事清且美。”
《骈字类编》:濑乡(濑乡)
卧游录袁彦伯宏为谢安南奉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将别既自悽惘叹曰江山寥落居然有万里之势碑梁元帝衡山九贞馆 见山带下
《漢語大詞典》:投金濑(投金瀨)
即 濑水 。今名 溧水 。在 江苏省 溧阳县 西北。 伍员 奔 吴 途中所遇洗衣女投于此水。 员 后重过其地,投金于水而去,故名。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流水长者今公是,雨花散乱 投金瀨 。” 清 毛世楷 《秋日感怀》诗:“人间何处 投金瀨 ,天上徒闻 析木津 。”参见“ 投金 ”。
分類:江苏西北
《漢語大詞典》:投金
春秋 时 伍员 由 楚 逃 吴 途中,于 濑水 旁向洗衣女乞食。食毕,嘱女掩其壶浆,以免暴露行踪。女以见疑于 员 ,俟其去,即投水自杀,以示贞信。后 伍员 重过 濑水 ,叹息不已,以无由报答,乃投百金于水而去。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后以“投金”为报恩之典。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惜其投金有泉,而刻石无主,哀哉!”
《漢語大詞典》:激濑(激瀨)
急流。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水激瀨而骏奔,日映石而知旭。”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一:“洑流自洄纠,激瀨视奔腾。”
分類:急流
《漢語大詞典》:春濑(春瀨)
犹春水。 唐 杜牧 《送卢秀才》诗:“春瀨与烟远,送君孤棹开。”
分類:春水
《漢語大詞典》:奔濑(犇瀨)
急湍,急流。东观汉记·梁竦传:“服荔裳如朱紱兮,骋鸞路於犇瀨。” 元 杨载 《春雪次陈元之韵》:“百沸疑犇瀨,孤撑没峻岭。”
分類:急湍急流
《漢語大詞典》:沙濑(沙瀨)
沙石上的水流。 唐 吕温 《道州途中即事》诗:“光翻沙瀨日,香散橘园风。” 唐 韩琮 《题圭峰下长孙家林亭》诗:“出树 圭峰 寒压坐,入篱沙瀨碧流天。” 清 黄景仁 《晚泊九江寻琵琶亭故址》诗:“短衣踉蹌步沙瀨,草间寻得 琵琶亭 。”
《漢語大詞典》:碧濑(碧瀨)
清澈湍急的水流。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漢語大詞典》:惊濑(驚瀨)
指石上的急流。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牵怀到空山,属听邇惊瀨。” 钱仲联 集释:“此二句,谓闻急雨之声,如近在空山听石上惊湍。”
分類:石上急流
《骈字类编》:花濑(花濑)
明一统志紫花涧在长兴县西北三十里岸皆丛薄朱藤下垂暮春之月紫花满涧亦名花濑涧陆龟蒙诗花濑濛濛紫气昏水边山曲更深村自注紫花濑在顾渚步
《骈字类编》:濑声(濑声)
唐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 栾家濑 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
《骈字类编》:素濑(素濑)
魏晋 庾阐 三月三日诗 清泉吐翠流,渌醽漂素濑。
唐 皇甫湜 题浯溪石 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
《骈字类编》:秋濑(秋濑)
宋 曾巩 游鹿门不果 方舟下秋濑,已远汉南城。
宋 钱选 水仙花图 晓烟横薄袂,秋濑韵明珰。
元 马祖常 闽浙之交三首 其三 山溪秋濑急飞淙,万斛跳珠溅石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