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砰然  拼音:pēng rán
形容大响声。《列子。汤问》:「徐以气听,砰然闻之若雷霆之声。」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忽见画像,以为奇鬼,取案上端砚仰击之,大声砰然,震动户牖。」
《漢語大詞典》:涌激
亦作“涌激”。 汹涌激荡。北齐书·慕容俨传:“须臾,衝风欻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五日》:“东西宽约十里,南北长倍之,波浪涌激,颇似 洪泽湖 。” 李光 《集诗述感》:“豪情涌激干云霄,英雄失路寻常事。” 蒋光慈 《短裤党》五:“在群众的眉宇上,可以看出海一般深沉的积恨,浪一般涌激的热情。”
《國語辭典》:彭湃  拼音:péng pài
1.波涛相撞击的声音或气势。也作「澎湃」。
2.比喻声势浩大,气势壮阔。也作「澎湃」。
《漢語大詞典》:淫鬻
水流激荡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沇溶淫鬻,散涣夷陆。” 司马贞 索隐引 郭璞 曰:“游激淖衍貌。”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揖 曰:“水流谿谷之间也。”一说为山川繁郁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沇溶淫鬻。” 吕向 注:“山川繁鬱貌。”骈雅·释诂下:“沇溶淫鬻,繁鬱也。”
《漢語大詞典》:感荡(感盪)
亦作“ 感盪 ”。亦作“ 感宕 ”。 感动;激荡。子华子·阳城胥渠问:“ 黄帝 之治天下也,其精神之感荡,上浮而下沉,故为百福之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诚可以感盪心志,而发洩幽情矣。”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王闿运 《为陈完夫论七言歌行》:“人不能无哀乐,哀乐不能无偏激感宕。”
分類:感动激荡
《漢語大詞典》:奔荡(奔蕩)
奔腾激荡。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水为火禽即兽》:“穴中有热水,其色若火,昼则冥冥,夜则光照穴外。虽波涛奔荡,而光不减。” 殷夫 《独立窗头》诗:“说我热血已停止奔荡,我魂儿殷然深创。”
《漢語大詞典》:牚距
亦作“ 牚拒 ”。
(1).抗争;对抗。汉书·匈奴传下:“单于 舆 骄,谓 遵 、 颯 曰:‘…… 莽 卒以败而 汉 復兴,亦我力也;当復尊我!’ 遵 与相牚距,单于终持此言。” 颜师古 注:“牚……音丈庚反,又丑庚反。”
(2).指声音相激荡。《文选·马融〈长笛赋〉》:“波散广衍,实可异也;牚距劫遻,又足怪也。” 刘良 注:“声烈而繁,若相凌距以相击触。”
(3).支撑,枕藉。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斩截无孑遗,尸骸相牚拒。”
《國語辭典》:硼砰  拼音:pēng pēng
拟声词。形容水声。唐。独孤及〈招北客文〉:「渤潏硼砰,会于沧溟。」
《漢語大詞典》:骚激(騷激)
(1).牢骚愤激。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善诗歌、乐府、填词,所为大率託之美人香草,以写其骚激之意。” 徐嘉 《论诗绝句》之七:“吏部园林倚醉歌,幽忧骚激託明河。”
(2).扰动激荡。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倾邪之人,欲有所取於世,则先以标榜声气,骚激人心。”
《漢語大詞典》:争瀯
谓波涛回旋激荡。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王琦 汇解:“争瀯,波涛迴旋互激之谓。”
《漢語大詞典》:渀荡(渀盪)
奔腾激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盖城地当初山水渀盪,漂沦巨栰,阜积于斯,沙息壤加,渐以成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 汉水 又东为鱣湍,洪波渀盪,漰浪云頽。”
《漢語大詞典》:龃龊(齟齪)
谓物相激荡。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一日,憩於逆旅,闻旁舍有澎湃鞺鞳之声,如风浪之歷船者,起视之,乃马食於槽,水与草齟齪於槽间,而为此声。”
分類:相激激荡
《国语辞典》:怒涛排壑(怒涛排壑)  拼音:nù táo pái huò
波涛汹涌,奔腾激荡于坑谷之间。形容声势浩大,一发不可收拾。如:「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止。」
《国语辞典》:复氧能力(复氧能力)  拼音:fù yǎng néng lì
水中含氧量。多靠较大的流速及多次的激荡使氧溶入水中,保持含量。也称为「含溶能力」、「含氧能力」。
《国语辞典》:惊涛拍岸(惊涛拍岸)  拼音:jīng táo pāi àn
激荡汹涌的浪涛拍打著岸边。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捲起千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