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愤激(憤激)  拼音:fèn jī
愤怒激动。晋。张华〈壮士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南史。卷一。宋本纪。武帝》:「丹诚未宣,感慨愤激。」
《國語辭典》:顿足(頓足)  拼音:dùn zú
以足跺地。《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王温舒传》:「其颇不得,失之旁郡国,黎来,会春,温舒顿足叹。」《三国演义》第一四回:「玄德默然无语。关公顿足埋怨。」
《國語辭典》:激厉(激厲)  拼音:jī lì
1.激发勉励,使奋发振作。《后汉书。卷三二。阴识传》:「帝敬重之,常指识以敕戒贵戚,激厉左右焉。」《三国志。卷九。魏书。曹仁传》:「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也作「激励」。
2.言行激烈率直。《南史。卷五七。范云传》:「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
《漢語大詞典》:奋髯(奮髯)
抖动胡须。激愤或激昂貌。汉书·朱博传:“ 齐郡 舒缓养名, 博 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 博 奋髯抵几曰:‘观 齐 儿欲以此为俗邪!’” 唐 王维 《为画人谢赐表》:“裂眥奋髯,髮衝鶡冠。”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姦将。”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及其驰骋上下,奋髯哆颐,沙聚数千里,龟灼数百世。”
《國語辭典》:振臂  拼音:zhèn bì
举臂、挥臂。表示奋发的样子。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振臂谁相应,攒眉独不伸。」宋。苏辙〈黄楼赋〉:「振臂长啸,风动云兴。」
《漢語大詞典》:激壮(激壯)
激昂雄壮。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尔风裁峭洁,志概激壮。”明史·王文传:“ 文 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彼其抚时感事,慷慨自数其齿,其言激壮,有足悲者。”
分類:激昂雄壮
《漢語大詞典》:忼慷
意气激昂,胸襟开阔。新唐书·列女传·杨烈妇:“虽敢决不忘於国,然不如 杨烈妇 忼慷知君臣大义云。” 明 陈子龙 《仲夏直左掖门送夏彝仲南归》诗:“生平志忼慷,何事独难忘。” 王闿运 《愁霖赋》:“昧 羊舌 之优游,蹈 龚生 之忼慷。”
《漢語大詞典》:抗愤(抗憤)
激昂愤慨。 晋 潘岳 《西征赋》:“ 樊 抗愤以巵酒,咀彘肩以激扬。”文选·范晔〈逸民传论〉:“自后帝德稍衰,邪孽当朝,处子耿介,羞与卿相等列,至乃抗愤不顾,多失其中行焉。” 吕延济 注:“高抗愤怒而不迴顾。”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况輦轂咫尺,姦臣肆虐,足使忠臣抗愤,义士扼腕。”
分類:激昂愤慨
《漢語大詞典》:慷忾(慷愾)
犹慷慨。谓情绪激昂。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慷愾之趋,惟篤人物,成败得失,皆如所虑。”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周苛 慷愾,心若怀冰,形可以暴,志不可凌。” 清 李邺嗣 《集世说》诗:“慷愾常自言,大白即满举。”
《國語辭典》:倒板  拼音:dǎo bǎn
一种戏曲唱腔中的特定板式。参见「导板」条。
《漢語大詞典》:昂激
激昂,昂扬。《“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全国和平会致巴黎电》:“我国舆论,现正昂激,莫不誓以死拒。”
分類:激昂昂扬
《漢語大詞典》:广贲(廣賁)
洪亮激昂,賁,通“ 愤 ”。礼记·乐记:“粗厉、猛起、奋末、广賁之音作,而民刚毅。” 郑玄 注:“賁,读为愤。愤,怒气充实也。”
分類:洪亮激昂
《漢語大詞典》:激亢
激昂高亢。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陆铨》:“ 石谿 奇气激亢,真诗家之 乌获 。”
分類:激昂高亢
《漢語大詞典》:激哇
激昂高亢的歌声。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三国 魏 韦诞 《景福殿赋》:“吟清商之激哇,发角徵与《白雪》。”
《漢語大詞典》:嘄噭
高亢激昂。史记·乐书:“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 郑 衞 之曲动而心淫。” 司马贞 索隐:“上姑尧反,又音叫,下音(噭)击。”
分類:高亢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