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翻澜(翻瀾)
波澜翻卷。 唐 李贺 《巫山高》诗:“碧丛丛,高插天, 大江 翻澜神曳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见 吴道子 画水,在佛殿后樑短壁上。波涛汹涌,翻澜骇沫,仰视之,目为之眩。”
分類:波澜翻卷
《漢語大詞典》:惊澜(驚瀾)
犹惊涛。 南朝 宋武帝 《济曲阿后湖》诗:“惊澜翻雨藻,頳霞照桑榆。”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及至临 泰山 之悬崖,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宋 孔武仲 《江豚诗》:“舟人相语,惊澜将作,亟入湾浦,踣檣布筰。”
《骈字类编》:海澜(海澜)
唐 李绅 忆万岁楼望金山 蜃嘘云拱飞江岛,鳌喷仙岩隔海澜。
《国语辞典》:层澜(层澜)  拼音:céng lán
连绵推涌的大波澜。宋。蔡襄〈和登安济亭〉诗:「惊涛触岸层澜碎,落日衔天半景尖。」也作「层涛」。
《骈字类编》:长澜(长澜)
唐 李贺 经沙苑 野水泛长澜,宫牙开小茜。
《漢語大詞典》:洪澜(洪瀾)
巨浪。 晋 郭璞 《江赋》:“ 阳侯 砐硪以岸起,洪澜涴演而云迴。”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但掇其清词丽句,録在西斋;莫穷其巨派洪澜,任归东海。”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叙》:“是故非耆德大宿,登相家之閫閾,鲜有能涉性海之洪澜,躋智岳于层颠者也。”
分類:巨浪
《韵府拾遗 阳韵》:澜沧(澜沧)
一统志澜沧江经金齿司城东北八十五里罗岷山下
《漢語大詞典》:挽狂澜(挽狂瀾)
谓扭转局面或风气。语本 唐 韩愈 《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迴狂澜於既倒。” 陈世宜 《得孟硕狱中诗依韵奉怀》:“善加餐饭力宜努,誓挽狂澜愿不违。”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故不得不以自悟者悟人,冀挽狂澜於方倒耳。”
《國語辭典》:澜漫(瀾漫)  拼音:làn màn
1.杂乱分散的样子。《淮南子。览冥》:「主闇晦而不明,道澜漫而不修。」唐。韩愈等〈远游联句〉:「离思春冰泮,澜漫不可收。」也作「烂漫」。
2.色彩华丽驳杂的样子。晋。左思〈娇女〉诗:「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3.欢情淋漓的样子。三国魏。嵇康〈琴赋〉:「留连澜漫,嗢噱终日。」
《漢語大詞典》:情澜(情瀾)
(1).情海波澜。《孽海花》第十六回:“哪知好事多磨,情澜忽起。”
(2).激动的感情。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十回:“余自是力遏情澜,亟转山脚疾行。”
《漢語大詞典》:颓澜(頽瀾)
犹颓波。比喻颓堕的风尚。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吾辈读书,即不能穷及理奥,决不可事禪悦,以助頽澜。” 清 方文 《施粥行赠曹二梁父》诗:“泚笔挥此诗,将以激頽澜。”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昭君》:“ 钱潁 题其图云:‘阴阳强合春风恶,山水含羞夜月寒。 胡 始下机开要路, 汉 终无力挽頽澜。’”
分類:风尚
《分类字锦》:镜澜(镜澜)
谢灵运 山居赋 罗层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
分类:
《骈字类编》:翠澜(翠澜)
唐 李群玉 大云池泛舟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骈字类编》:春澜(春澜)
唐 刘禹锡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荆台宿暮雨,汉水浮春澜。
《骈字类编》:平澜(平澜)
元 黄清老 题高都事戴崧二牛图 恍然顾影惊自失,尚疑身跨苍龙游。平澜远峰结寒色,至今宇宙留墨迹。
《韵府拾遗 寒韵》:黄清老诗平澜远峰结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