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半潮
潮浪
中潮
前潮
初潮
涨潮
沓潮
高潮
昼潮
淮潮
潮浑
浪潮
潮广
潮沙
招潮
《骈字类编》:半潮
宋 叶适 送陈寿老 天台雁荡车接轸,青田又促半潮近。
《骈字类编》:潮浪
唐 贾岛 寄毗陵彻公 井通潮浪远,钟与角声寒。
《漢語大詞典》:中潮
中流。 汉 王粲 《浮淮赋》:“泛洪櫓於中潮兮,飞轻舟乎滨济。”
分類:中流
《骈字类编》:前潮
吴越春秋越王葬种于国之西山楼船之卒三千馀人造鼎足之羡或入三峰之下葬一年伍子胥从海上穿山胁而持种去与之俱浮于海故前潮水潘候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
《高级汉语词典》:初潮  拼音:chū cháo
女子经血初次来潮
《國語辭典》:涨潮(漲潮)  拼音:zhǎng cháo
在潮汐中,海面水位上升,或该时段的通称。主要因太阳、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
《漢語大詞典》:沓潮
谓前潮未尽退而后潮迭至的潮水。 唐 刘禹锡 《沓潮歌》:“屯门积日无回飊,沧波不归成沓潮。”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当潮未尽退之间,颶风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谓之沓潮。”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盖风驾前潮不得去,后潮之应候者復至,则为沓潮,海不能容而溢。”
《國語辭典》:高潮  拼音:gāo cháo
1.潮汐当中,水位到达最高时,称为「高潮」。
2.比喻事情最紧张热烈之处。如:「这场球赛,真是高潮不断。」
3.小说或戏剧中,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之处。如:「报上的连载小说,总在高潮处收笔,真是吊人胃口。」
《骈字类编》:昼潮(昼潮)
方干李侍御上虞别业诗见暑雨下
《骈字类编》:淮潮
唐 刘长卿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问张南史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
《骈字类编》:潮浑(潮浑)
袁裒东湖联句见江葑下
《國語辭典》:浪潮  拼音:làng cháo
1.海水涨落而形成的起伏波浪。
2.比喻一时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风气或行动。如:「政治改革的浪潮一波波,逼得执政者不得不出来面对。」
《骈字类编》:潮广(潮广)
唐 王维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骈字类编》:潮沙
宋史河渠志提举常平徐确谓三州开江兵卒千四百人使臣二人请就令护察已开之江遇潮沙淤淀随即开淘若他役者以违制论
《漢語大詞典》:招潮
蟹名。体深褐色,足红色,眼柄长,雄蟹一螯很大,另一螯则较他足尤小;雌蟹两螯均小而相等。穴居海滩,涨潮前,雄蟹举起大螯,上下运动,故名“招潮”。又名望潮。在我国南方种类很多。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招潮子,亦蟛蜞之属。壳带白色。海畔多潮,潮欲来,皆出坎举螯如望,故俗呼招潮也。” 宋 黄庭坚 《又借答送蟹韵见意》:“招潮瘦恶无永味,海镜纤毫祇强颜。”
分類:褐色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