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观潮
海潮音
潮打
潮长
潮归
归潮
潮涌
暗潮
潮满
潮退
新潮
候潮
来潮
潮流
迎潮
《漢語大詞典》:观潮(觀潮)
观赏涨潮。特指观赏 钱塘江 的大潮。每年以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最盛。 晋 顾恺之 有《观潮赋》。 唐 孟浩然 《初下浙江舟中口号》:“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寻。” 宋 潘阆 《酒泉子·忆馀杭》词:“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参阅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观潮
《國語辭典》:海潮音  拼音:hǎi cháo yīn
佛教形容说法的声音似海潮声般雄壮而远闻。
《骈字类编》:潮打
唐 刘禹锡 金陵五题 其一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唐 罗隐 送顾云下第 年深旅舍衣裳敝,潮打村田活计贫。
宋 方岳 答赵玉汝 人间无处不风波,潮打西兴雨一蓑。
《骈字类编》:潮长(潮长)
朱子语类旧见明州人说月加子午则潮长沈存中笔谈说亦如此谓月在地子午之方初一卯十五酉又今海居者但云月上潮长月落潮退诚验其言是乃月加卯酉方位非子午也
《骈字类编》:潮归(潮归)
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诗见浔阳下 刘沧金山寺诗见江面下
《漢語大詞典》:归潮(歸潮)
退潮。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张祖眺倒景,列筵瞩归潮。”
《國語辭典》:潮涌(潮湧)  拼音:cháo yǒng
潮水汹涌奔腾。《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分類:潮水涌流
《國語辭典》:暗潮  拼音:àn cháo
1.潜伏在底部的潮水。宋。杨万里 过沙头诗:「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也作「暗流」。
2.比喻慢慢兴起的一股势力。
分類:暗中事态
《漢語大詞典》:潮满(潮滿)
潮平。 唐 骆宾王 《早发淮口望盱眙》诗:“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鷄声。” 唐 刘禹锡 《金陵怀古》诗:“潮满 冶城 渚,日斜 征虏亭 。”
《骈字类编》:潮退
元稹诗见潮户下潮退渔舠阁岸斜戴复古诗江头落日照平沙刘克庄诗溪移榭已临高岸潮退帆多聚浅沙潮方回诗秋日未须畏残暑浙江 退即天寒
《國語辭典》:新潮  拼音:xīn cháo
1.刚涨起的潮水。宋。孔平仲〈和常父望吴亭〉诗:「混混过新潮,峨峨起层浪。」
2.比喻思想或行为走在时代尖端。如:「他的打扮一向都很新潮。」
《漢語大詞典》:候潮
等候涨潮。 唐 李嘉祐 《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诗:“ 长安 带酒别, 建业 候潮归。”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当其繫马出船,候潮待月,低徊而少妇对景,愴恨而王孙望闕,莫不捻 嶰 竹以凄楚,拨 湘 絃而激越。” 鲁迅 《二心集·习惯与改革》:“今年的禁用阴历……连 上海 的无业游民,公司雇员,竟也常常慨然长叹,或者说这很不便于农家的耕种,或者说这很不便于海船的候潮。”
分類:等候涨潮
《國語辭典》:来潮(來潮)  拼音:lái cháo
1.涨潮。后多形容如潮水般上涨。如:「心血来潮」。唐。张祜〈题天竺寺〉诗:「海明初上月,江白正来潮。」《封神演义》第三四回:「且言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閒坐碧游床,正运元神,忽心血来潮。」
2.女子月经来的时候。
《國語辭典》:潮流  拼音:cháo liú
1.由于潮汐涨落所产生的海水流动现象。
2.时事、人情与社会风气等的倾向。如:「追求自由、民主与人权是二十世纪的时代潮流。」
《漢語大詞典》:迎潮
逆潮流而上。 唐 朱庆余 《杭州卢录事山亭》诗:“静中看锁印,高处见迎潮。” 唐 项斯 《杭州江亭留题登眺》诗:“渔翁閒鼓櫂,沙鸟戏迎潮。” 明 唐顺之 《海上凯歌赠汤将军》之四:“水军队队黄头郎,迎潮直上凌扶桑。”
分類:潮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