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9,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怒潮
回潮
上潮
弄潮
射潮
观潮
海潮音
潮打
潮长
潮归
归潮
潮涌
暗潮
潮满
潮退
《國語辭典》:怒潮  拼音:nù cháo
澎湃汹涌的浪潮。《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钱塘庙子湾一带石岸,复毁于怒潮。」
《國語辭典》:回潮  拼音:huí cháo
大陆地区指本已消失的旧事物又重新出现流传。
《漢語大詞典》:上潮
涨潮。 汉 枚乘 《七发》:“ 江 水逆流,海水上潮。” 唐 钱起 《送昆山孙少府》诗:“远帆背归鸟,孤舟抵上潮。”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厂屋那边是黄浪滚滚的 黄浦江 ,这时候正上潮,江面鼓动,鼓动,似乎要涨上天去。”
分類:涨潮
《國語辭典》:弄潮  拼音:nòng cháo
游泳、戏水。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观潮》:「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䌽旗或小清凉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也作「弄涛」。
《漢語大詞典》:射潮
(1).相传 吴越王 钱鏐 射潮筑塘的故事。 宋 苏轼 《表忠观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强弩射潮,江海为东。”宋史·河渠志七:“ 淛江 通大海,日受两潮。 梁 开平 中, 钱武肃王 始筑捍海塘,在 候潮门 外。潮水昼夜衝激,版筑不就,因命彊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 晋山祠 。既而潮避 钱塘 ,东击 西陵 ,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柳亚子 《海宁观潮有作》诗:“我亦廿年惭后死,射潮穿象两蹉跎。”
(2). 东汉 马援 亦有射潮故事,见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射潮及所引 清 屈大均 《射潮歌》
分類:吴越马援
《漢語大詞典》:观潮(觀潮)
观赏涨潮。特指观赏 钱塘江 的大潮。每年以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最盛。 晋 顾恺之 有《观潮赋》。 唐 孟浩然 《初下浙江舟中口号》:“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寻。” 宋 潘阆 《酒泉子·忆馀杭》词:“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参阅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观潮
《國語辭典》:海潮音  拼音:hǎi cháo yīn
佛教形容说法的声音似海潮声般雄壮而远闻。
《骈字类编》:潮打
唐 刘禹锡 金陵五题 其一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唐 罗隐 送顾云下第 年深旅舍衣裳敝,潮打村田活计贫。
宋 方岳 答赵玉汝 人间无处不风波,潮打西兴雨一蓑。
《骈字类编》:潮长(潮长)
朱子语类旧见明州人说月加子午则潮长沈存中笔谈说亦如此谓月在地子午之方初一卯十五酉又今海居者但云月上潮长月落潮退诚验其言是乃月加卯酉方位非子午也
《骈字类编》:潮归(潮归)
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诗见浔阳下 刘沧金山寺诗见江面下
《漢語大詞典》:归潮(歸潮)
退潮。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张祖眺倒景,列筵瞩归潮。”
《國語辭典》:潮涌(潮湧)  拼音:cháo yǒng
潮水汹涌奔腾。《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分類:潮水涌流
《國語辭典》:暗潮  拼音:àn cháo
1.潜伏在底部的潮水。宋。杨万里 过沙头诗:「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也作「暗流」。
2.比喻慢慢兴起的一股势力。
分類:暗中事态
《漢語大詞典》:潮满(潮滿)
潮平。 唐 骆宾王 《早发淮口望盱眙》诗:“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鷄声。” 唐 刘禹锡 《金陵怀古》诗:“潮满 冶城 渚,日斜 征虏亭 。”
《骈字类编》:潮退
元稹诗见潮户下潮退渔舠阁岸斜戴复古诗江头落日照平沙刘克庄诗溪移榭已临高岸潮退帆多聚浅沙潮方回诗秋日未须畏残暑浙江 退即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