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潦草  拼音:liáo cǎo
1.粗率,不仔细。《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亲查阅》:「至于库银仓谷,尤属交盘重务,非可潦草过套,以自贻累也。」
2.字不工整。如:「学生写字宜力求工整,不可潦草。」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一。龚深父南康帖》:「遽中作复潦草,尚冀道照,不宣。」
《國語辭典》:淫潦  拼音:yín lào
大水灾。《宋史。卷三三三。单煦传》:「合居涪、汉间,夏秋患于淫潦,煦筑东堤以禦之。」
《國語辭典》:涂潦(塗潦)  拼音:tú lào
路上的积水。《礼记。曲礼上》:「送丧不由径,送葬不辟涂潦。」也作「行潦」。
《漢語大詞典》:雨潦
大雨积水。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序:“雨潦四集,浮动牀几。” 元 虞集 《吴张高风图序》:“自是夏多雨潦,规再往未能也。”
见“ 雨涝 ”。
《漢語大詞典》:雨涝(雨澇)
亦作“ 雨潦 ”。 因雨水过多而成涝灾。宋书·五行志二:“ 寿春 秋夏常雨潦。”《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应当使每人有一亩水地》:“ 汾阳县 的气候特点是冬春风大、春夏干旱、秋季雨涝,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漢語大詞典》:涨潦(漲潦)
(1).流水上涨。 宋 欧阳修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凿 龙 时退鲤,涨潦不分牛。”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余犯涨潦时来,水漫羡不復见滩。”
(2).指上涨的水流。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贼渡江先犯緑营,兵溃,满营隔涨潦不能救。”
《漢語大詞典》:霪潦
久雨成涝。明史·杨最传:“一遇霪潦,荡为巨浸。” 清 唐孙华 《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淹时患霪潦,仍肯当秋晴。” 清 唐孙华 《官米行》:“去年霪潦岁不熟,惵惵穷民在沟瀆。”
分類:久雨
《漢語大詞典》:黄潦
浑泥水。晋书·束晳传:“不必望朝隮而黄潦臻,禜山川而霖雨息。”
分類:泥水
《骈字类编》:下潦
后汉书马援传见西里下
《漢語大詞典》:洪潦
洪水。多雨后的大水。 晋 张协 《杂诗》之十:“洪潦浩方割,人怀昬垫情。”明史·吴桂芳传:“ 桂芳 以 淮 扬 洪潦奔流,惟 云梯关 一径入海,致海涌横沙,河流汎溢,而 兴 、 盐 、 高 、 寳 诸州县所在受灾,请益开 草弯 及老 黄河 故道以广入海之路。”
《漢語大詞典》:污潦
积水;积水坑。 唐 柳宗元 《闵生赋》:“壤污潦以坟洳兮,蒸沸热而恒昏。”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摄生:“若借户枢为他楔,入流水于污潦,鲜有不螻、不腐者矣。” 清 黄景仁 《雨中游桃庄看飞泉》诗:“大海及污潦,安知后所适。”
积水成涝。旧唐书·韦见素传:“ 天宝 十三年秋,霖雨六十餘日,京师庐舍垣墉頽毁殆尽,凡一十九坊污潦。”
分類:积水水坑
《韵府拾遗 皓韵》:梅潦
徐集孙诗无端梅潦肆鸣渠
《韵府拾遗 皓韵》:雾潦(雾潦)
王逢诗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
《漢語大詞典》:潦旱
谓水涝与干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水獭:“水居食鱼,能知水信为穴,乡人以占潦旱,如鹊巢知风也。”
分類:水涝干旱
《骈字类编》:大潦
史记赵世家河水出大潦不管子十仞见水不大潦五尺见水 大旱
《漢語大詞典》:潦溢
大水横溢。 金 王若虚 《焚驴志》:“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
分類:大水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