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漫应
漫种
漫话
瀚漫
夷漫
漫远
漫溢
漫沙
漫草
漫雪
漫散
漫散
漫烂
漫没
漫识
《漢語大詞典》:漫应(漫應)
随便答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女自与榜人妇言之,妇目 黄 , 黄 漫应焉。” 鲁迅 《〈伪自由书〉前记》:“对于 达夫先生 的嘱咐,我是常常‘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的。”
分類:随便答应
《漢語大詞典》:漫种(漫種)
播种方法之一,种子置于器物中,边走边撒,力求撒匀,使苗出稀稠适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胡麻:“一亩用子二升,漫种者,先以耬耩,然后散子,空曳劳。” 元 王祯 农书卷二:“漫种者,用斗盛穀种,挟左腋间,右手料取而撒之;随撒随行,约行三步许,即再料取;务要布种均匀,则苗生稀稠得所。 秦 晋 之间,皆用此法。”
《漢語大詞典》:漫话
随便地说;漫谈。例如:漫话家常。
分類:随便便地
《漢語大詞典》:瀚漫
广大貌。 清 朱仕琇 《谿音序》:“所涉 黄河 长江 ,瀚漫汹涌,駴耳盪心。” 刘白羽 《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我在这瀚漫的草原上整整走了一天。”
《國語辭典》:夷漫  拼音:yí màn
削平磨灭。《文选。潘岳。西征赋》:「皆夷漫涤荡,亡其处而有其名。」
《漢語大詞典》:漫远(漫遠)
漫长遥远。 沙汀 《淘金记》二:“它并不很高,没有树木,远远看起来只是一埂漫远的黄土丘陵。”
分類:漫长遥远
《國語辭典》:漫溢  拼音:màn yì
泛滥。《书经。禹贡》「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往前漫溢,今得猪水为泽也。」
《漢語大詞典》:漫沙
广阔的沙地。 晋 潘岳 《西征赋》:“爆鳞骼於漫沙,陨明月以双坠。”
分類:广阔沙地
《国语辞典》:漫草  拼音:màn cǎo
沿著草、顺著草。《西游记》第二一回:「他两个也不管有路无路,漫草而行,直至那家门首。」
《分类字锦》:漫雪
元稹 何处生春早,春生漫雪中。
分类:
《漢語大詞典》:漫散
犹散漫。随随便便,不受约束。 清 戴震 《原善下》:“见夺而沮丧,漫散无检押,心任其责也。” 许地山 《春桃》:“其实,他这两天在道上漫散地走,不晓得要往那里去。”
《漢語大詞典》:漫散
(1).播种的一种方法,将种子均匀遍撒。
(2).散落,散开。《水浒传》第一一三回:“ 宋 兵杀入城来,南军漫散,各自逃生。”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西山》:“六七转至 大石桥 ,流泉满道,或注荒地,或伏草逕,或漫散尘沙间,是 西山 诸水会处。” 赵树理 《孟祥英翻身》三:“这一架打过之后,别人都成了没事人,各自漫散了,只有 孟祥英 一个人不能那么清闲。”
《漢語大詞典》:漫烂(漫爛)
(1).散乱,消散。文子·上礼:“末世之为治……以清为浊,性命飞扬,皆乱以营,贞信漫烂,人失其性。”
(2).鲜明美丽。 唐 李涉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不觉淹留两月餘,风光漫烂生洲渚。” 华罗庚 《捧读〈毛选〉五卷志感》诗:“华好叶扶春漫烂,《毛选》五卷是甘霖。”
《漢語大詞典》:漫没
淹没;沉没。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海龙王宅》:“每大潮水漫没其上,不见此浪。”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故跡漫没,莫得其处。”
分類:淹没沉没
《漢語大詞典》:漫识(漫識)
随手记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宋 嘉定 中,续得一万八千餘卷。 陆 亦未及载也。漫识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