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特型演员(特型演员)  拼音:tè xíng yǎn yuán
大陆地区指专门扮演近、现代名人的演员。
《国语辞典》:吃螺丝(吃螺丝)  拼音:chī luó sī
当播报员、演员、歌手等在演出时,发生念诵稿子、剧本、唱本不顺畅的情形。如:「新闻主播须在正式开播前,念熟新闻稿,免得吃螺丝。」
《国语辞典》:出镜头(出镜头)  拼音:chū jìng tóu
因摄影的疏忽或刻意营造,使画面中演员的一些必拍部位偏离镜头,称为「出镜头」。
《国语辞典》:轧戏(轧戏)  拼音:gá xì
演员同时接了许多部戏,四处奔波拍戏或录影,称为「轧戏」。如:「那位影星忙著轧戏,健康因而亮起了红灯。」
《国语辞典》:矮仔财(矮仔财)  拼音:ǎi zǐ cái
台湾著名喜剧演员张福财的艺名。其对早期台语片贡献甚大,于电影「雨夜花」中扮演丑角,大受观众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西元一九六二年以国语片「宜室宜家」获得第一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一九九一年,电影资料馆举办「露天台语片展」时,新闻局特颁「喜剧泰斗,艺冠群伦」特殊贡献奖牌一面。于一九九二年因肺功能衰竭症病逝,享年七十七岁。
《国语辞典》:演谱(演谱)  拼音:yǎn pǔ
演员将导演所指示规定的大小动作记录下来,以便充分诠释角色,此记录称为「演谱」。
《国语辞典》:晕台(晕台)  拼音:yūn tái
大陆地区指演员在演出时,因身体不适等原因而晕倒。
《国语辞典》:挂头牌(挂头牌)  拼音:guà tóu pái
1.指旧时戏班子演出时,名牌挂在剧院门口最前面的演员。借指演出的要角。如:「小吴在咱们剧团里,总是挂头牌。」
2.泛指头号人物。如:「这场棒球赛的打击,由他挂头牌。」
《国语辞典》:打脸子(打脸子)  拼音:dǎ liǎn zi
国剧演员在脸上画出一种脸谱,以确定扮演的角色。也作「抹脸」。
《国语辞典》:打背公  拼音:dǎ bèi gōng
戏曲表演时,演员欲表现内心想法,即背对他人,面向观众独自念白,称为「打背公」。后指私下从中取利。《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这分田全然是我来说的,我要在中间打五十两银子的『背公』,要在你这里除给我。」也称为「打背」、「打背弓」、「落背弓」。
《国语辞典》:费雯丽(费雯丽)  拼音:fèi wén lì
Vivien Leigh
人名。(西元1913~1967)英国女演员。早年活跃于伦敦舞台,西元一九三九年前往好莱坞主演乱世佳人一片中的郝思嘉角色,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她不仅以美貌著称,而且演技精湛。一九六七年死于肺结核。
《国语辞典》:费里尼(费里尼)  拼音:fèi lǐ ní
Fellini, Federico
人名。(西元1920~1993)义大利名导演。曾从事过漫画家、艺术设计家、地方巡回剧团演员、广播记者等职业,曾执导多部电影大作,为世人所称誉,其以幻想的手法,融合写实与社会讽刺,曾于西元一九七四年以「往事」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金像奖。
《国语辞典》:定装照(定装照)  拼音:dìng zhuāng zhào
演员决定服装造型后,所拍摄供宣传的照片。如:「这部影片预定今日拍定装照」。
《国语辞典》:芭蒂  拼音:bā dì
Adelina Patti
人名。(西元1843~1919)西班牙女高音歌剧演员。出生于马德里的音乐家庭,在董尼才弟(Donizetti)的露西亚拉玛莫歌剧中初试啼声,即获好评。在伦敦、巴黎等地广受欢迎。因演唱罗西尼、威尔第的歌剧,被誉为世界的夜莺。
《國語辭典》:走票  拼音:zǒu piào
非职业性的演出戏剧或表演某种技能,称为「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