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替身演员(替身演员)  拼音:tì shēn yǎn yuán
在影片中专门代替主脚演出的演员。多用于武打或拍摄惊险镜头。也称为「替身」。
《漢語大詞典》:演绎推理(演繹推理)
通称演绎法。旧译“外籀”。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结论的一种推理。 孙犁 《澹定集·〈文艺增刊〉辟栏说明》:“一切从书本上寻章摘句,演绎推理而成的‘创作方法’不收。”
《漢語大詞典》:演出本
也称“臺本”。专指经过导演处理而作为舞台演出底本的剧本。
《漢語大詞典》:巡演
巡回演出。 沉寂 《金钱世界》十二:“﹝ 美国 亨利魔术团﹞邀请名魔术家 吴恩琪 、 傅天正 和最早在‘大世界’演出的 莫悟奇 等,去美国巡演。”《文汇报》1985.10.20:“﹝ 杜宁武 ﹞在 欧洲 和 东南亚 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了一个月,日前回到 上海 。”
分類:巡回演出
《國語辭典》:压轴戏(壓軸戲)  拼音:yā zhóu xì
称戏剧表演的倒数第二个剧目。比喻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节目或事件。如:「今晚的压轴戏是由当今最红的歌星表演献唱。」也称为「压轴」。
《漢語大詞典》:压胄子(壓胄子)
一次戏曲演出,某一节目被安排为最后一出,叫做“压胄子”。亦指安排在最后的一个节目。 清 王梦生 《梨园佳话》:“能於末齣登场,而人皆耐而相待者,谓之压胄子。胄子者,武戏也。武戏能恋人,而欲以唱工加胜武剧。”亦称“ 压轴 ”。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 招弟 必须唱压轴……我的女儿不能给别人垫戏。”另有一种说法,把某一出戏排做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或安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称为“压轴子”。
《國語辭典》:戏码(戲碼)  拼音:xì mǎ
旧称预定演出的戏剧节目为「戏码」。
《漢語大詞典》:懈场
指戏曲演员演出时松懈疏忽。例如:演员上场要始终入戏,全神贯注,不可懈场。
《国语辞典》:票房纪录(票房纪录)  拼音:piào fáng jì lù
电影或戏剧演出时的成绩。如:「这部电影创下了卖座最高的票房纪录。」
《国语辞典》:即席演奏  拼音:jí xí yǎn zòu
现场随兴的乐器演奏,多指原无计画的演出。如:「李大师这一场即席演奏博得了满堂彩。」
《国语辞典》:自导自演(自导自演)  拼音:zì dǎo zì yǎn
1.既当导演,又参与演出。如:「这出戏由他自导自演,充分展现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2.比喻完全由一人策画实行。如:「这完全是他自导自演,你别被他的可怜相矇骗了。」
《国语辞典》:水流内布袋戏台(水流内布袋戏台)  拼音:shuǐ liú nèi bù dài xì tái
早期布袋戏演出的六角彩楼。因戏台的顶棚前檐比下棚短,每逢下雨,雨水则从顶棚落进下棚的舞台内,故称为「水流内布袋戏台」。
《国语辞典》:巡回公演(巡回公演)  拼音:xún huí gōng yǎn
沿著一定路线公开演出。如:「本届戏剧系的毕业巡回公演,广受各方好评。」
《国语辞典》:值回票价(值回票价)  拼音:zhí huí piào jià
电影、音乐会、舞台剧等演出精彩或展览作品精良,与付出的票价相当,有收穫良多,不虚此行之意。如:「此次应邀来访的芭蕾舞蹈团演出十分精彩,光看天鹅湖这场舞,就值回票价了。」
《国语辞典》:表演会(表演会)  拼音:biǎo yǎn huì
演出节目的集会。如:「服装表演会」、「舞蹈表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