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75 【介绍】: 南朝陈汝南安成人,字思方。周弘让弟。起家梁太学博士,封湘滨县侯。仕梁官至昌州刺史。入陈,文帝天嘉中,历国子博士、尚书左丞、秘书监,掌国史。位至太常卿、光禄大夫。性方雅敦厚。
全陈文·卷五
弘直,字幼方,弘正第四弟。仕梁为太学博士,迁西中郎、湘东王外兵记室参军,入为尚书仪曹郎。湘东王镇江荆二州,累除咨议参军,带柴桑、当阳二县令。台城陷,承制授假节、英果将军、世子长史,寻除智武将军衡阳内史,迁贞毅将军、平南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封湘滨县侯,历邵陵、零陵太守、云麾将军、昌州刺史,从王琳举义,琳败,降陈。天嘉中,历国子博士、庐陵王长史、尚书左丞,领羽林监、中散大夫、秘书监,掌国史,迁太常卿、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太建七年卒,年七十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苏滨,字颍叟,号耕堂,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泂弟。生平不详,《泠然斋诗集》中多有兄弟唱和诗。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9—1112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苏洵子,苏轼弟。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复举制科。初为商州军事推官。神宗熙宁间,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力陈青苗法不可行,出为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应天府签书判官等职。元丰中,坐兄轼以诗得罪,谪监筠州盐酒税。哲宗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改右司谏,劾新党蔡确、章惇等。累迁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绍圣中,落职知汝州,又责雷州安置。徽宗崇宁中,再降朝请大夫,罢祠,居许州。后复大中大夫致仕。卒谥文定。为文汪洋澹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合称三苏。有《栾城集》、《诗集传》、《春秋集传》等。
全宋诗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为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为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为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词学图录
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轼弟。有词见《栾城遗言》。
全宋文·卷二○三七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洵子,轼弟。嘉祐二年进士,六年又举制策入四等。除商州军事推官,未赴任。英宗治平二年出任大名府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三年出为陈州教授,六年改齐州掌书记,九年签书南京判官。元丰二年受兄乌台诗案连累,贬监筠州盐酒税。七年移绩溪令。八年神宗病逝,被召还朝,擢右司谏。元祐元年擢起居郎、中书舍人。其后相继任户部侍郎、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绍圣元年哲宗亲政后,落职知汝州,贬居筠州、雷州、循州。哲宗崩,徽宗立,遇赦北归,闲居颍昌。政和二年卒,年七十四。著有《诗集传》、《春秋集解》、《古史》、《龙川略志》、《龙川别志》、《老子解》、《栾城集》,皆传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1128 【介绍】: 即耶律延禧。辽代皇帝。字延宁,契丹名阿果。道宗孙。道宗死,嗣位,改寿昌七年为乾统元年,号天祚皇帝。天庆四年,女真反辽。次年,建金国。辽军屡败。保大二年,帝兵败西逃。五年,在应州为金军俘获,降封海滨王,以疾终。辽亡。在位二十五年。
《国语辞典》:长滨文化(长滨文化)  拼音:cháng bīn wén huà
台湾东海岸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之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主要遗址有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屏东县恒春镇鹅銮鼻。距今约五千年至一万五千年。遗物以打制石器为主,另有少许骨器。
《国语辞典》:滨豇豆(滨豇豆)  拼音:bīn jiāng dòu
植物名。豆科豇豆属,匍匐或缠绕植物,三出复叶,小叶阔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四至七公分,先端钝形。腋生总状花序,花冠蝶形,黄色,长十五至十八毫米。荚果圆柱形,长四至五公分。
《国语辞典》:滨线(滨线)  拼音:bīn xiàn
陆地与海水的界线。
《国语辞典》:滨海公路(滨海公路)  拼音:bīn hǎi gōng lù
由北海、北滨两条公路合称而成的北部滨海公路。位居最北缘的海岸线,由淡水经金山、基隆、福隆、头城直到苏澳,沿线风景秀丽,是观光旅游胜地。
《分类字锦》:怀似江滨(怀似江滨)
王筠 五日望采拾诗 献珰依洛浦,怀佩似江滨。
分类:
《分类字锦》:汉滨擘絖(汉滨擘絖)
南史梁武帝丁贵嫔传武帝镇樊城尝登楼以望见汉滨五彩如龙下有女子擘絖则贵嫔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滨海区
临近海滨的区域;亦指滨海的建成区(如建有房屋和散步道的区域)
《漢語大詞典》:滨就(濱就)
接近成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中贵人亲诣才,见女大悦。恐不能即得,立券八百緡,事滨就矣。”
分類:接近成功
《漢語大詞典》:滨绥铁路
从黑龙江哈尔滨经牡丹江到边境城市绥芬河,出境与俄罗斯铁路接轨。长548千米。1903年筑成。是东北铁路网主要干线之一。
《漢語大詞典》:滨洲铁路
从黑龙江哈尔滨经大庆到内蒙古边境城市满洲里,与俄罗斯铁路接轨,长950千米。1903年筑成。是东北铁路网主要干线之一,中国和俄罗斯间国际联运的重要通道。
滨迦毗黎河
【佛学大辞典】
(地名)唐书西域传曰:「中天竺在西天竺之会,都城曰茶镈和罗城,滨迦毗黎河。」同注曰:「今安治士河也,佛经言恒河皆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