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0 【介绍】: 唐道士。杭州馀杭人,字法满。年十八,出家于玉清观。后以玉清观地近喧嚣,乃移居天柱山。著《要修科仪戒律钞》十六卷,为道教科仪条例之要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0 字法满,余杭(今属浙江)人。18岁入玉清观为道士。后以玉清观地近喧嚣,乃移居天柱山。事迹见《三洞群仙录》卷一三、《洞霄图志》卷五。著《要修科仪戒律钞》16卷,为道教科仪条例之重要著作。此书中有诗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俗姓尉迟,名乐。本于阗国质子。授左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封金满郡公。武周神龙二年奏请以所居宅为寺,又乞舍官入道。译有《生无边法门陀罗尼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于阗国质子也。冒姓尉迟。名乐受。隶鸿胪寺。授左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封金满郡公。性聪锐。每思脱屣尘累。神龙二年五月。疏乞以所居宅为寺。诏允之。赐额奉恩。景龙元年。十一月五日。中宗诞节也。因剃染以祝寿。诏就寺翻译诸经成部。严有力焉。又重出生无边法门陀罗尼经。后行头陀于石鳖谷。充上座于终南山。至相寺。
宋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第一之三
释智严。姓尉迟氏。本于阗国质子也。名乐。受性聪利。隶鸿胪寺授左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封金满郡公。而深患尘劳唯思脱屣。神龙二年五月奏乞以所居宅为寺。敕允。题榜曰奉恩是也。相次乞舍官入道。十一月二十四日。墨制听许。景龙元年十一月五日。孝和帝诞节剃染。寻奉敕于此寺翻经多證梵文。诸经成部严有力焉。严重译出生无边法门陀罗尼经。后于石鳖谷行头陀法。又充终南山至相寺上座。体道用和率从清谨。不知其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西域人。以博晓经义为僧众所推。来中原翻译瑜珈法门,会文宗开成中甘露之变,朝廷无复纪纲,不暇翻译。知玄礼以为师,深得其指授,并请翻诸禁咒,因译《陀罗尼集》及《佛为毗戍陀天子说尊胜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西域人也。开成中。进梵夹。会有甘露之祸。不暇翻译。悟达国师知玄。好声明学。师事月。因请出诸禁祝。偕菩提嚩日啰金刚悉地。出陀罗尼集四卷。又出佛为毗戍陁天子所说尊胜经一卷。较旧译尤详。 有般若斫迦三藏者。华言智慧轮。大中间。行大㬅拿罗灌顶法。为阿阇梨。著佛法根本。其说以为陀罗尼者。法之根本。盖大毗卢遮那。寔诸佛所依。至于出生无边法门。学者脩戒定慧而以总持助成之。务令速疾。无不可者。又述示教指归。 𡺈嵝
宋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第一之三
释满月者。西域人也。爰来震旦务在翻传。瑜伽法门一皆贯练。既多神效众所推钦。开成中进梵夹。遇伪甘露事去未旋踵。朝廷无复记纲不暇翻译。时悟达国师知玄。好学声明。礼月为师。情相款密指教梵字并音字之缘界。悉昙八转深得幽趣。玄曰。异哉。吾体两方之言。愿参象胥之末可乎。因请翻诸禁咒。乃与菩萨嚩日罗金刚悉地等。重译出陀罗尼集四卷。又佛为毗戌陀天子说尊胜经一卷。详覈三复曲尽佛意。此土先已有陀罗尼集十二卷。新翻四卷未闻入藏。月等俱不测其终。次有般若斫迦三藏者。华言智慧轮。亦西域人。大中中行大曼拿罗法。已受灌顶为阿阇梨。善达方言深通密语。著佛法根本。宗乎大毗卢遮那。为诸佛所依。法之根本者陀罗尼是也。至于出生无边法门。学者修戒定慧以总侍助成。速疾之要无以超越。又述示教指归共一十馀言。皆大教之钤键也。出弟子绍明。咸通年中刻石记传焉。 论曰。无漏海中震潮音而可怪。总持言下书梵字而不常。未闻者闻。闻光音天之馀响。未解者解。解最上法之所诠。圣贤饮之为醇醪。凡劣啜之成糟粕。若夫有缘则遇。无道则违。秦狱既械其利防。此无缘也。汉庭肇迎其白马。斯有感焉。听彼异呼览其横字。情可求而呼相乱。字虽殊而意且同。是故周礼有象胥氏通六蛮语。狄鞮主七戎。寄司九夷。译知八狄。今四方之官。唯译官显著者何也。疑汉已来多事北方。故译名烂熟矣。又如周秦輶轩使者。奏籍通别国方言。令君王不出户庭坐知绝遐异俗之语也。若然者象胥知其远也。方言知其近也。大约不过察异俗达远情者矣。懿乎东汉始译四十二章经。复加之为翻也。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由是翻译二名行焉。初则梵客华僧。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碗配世间。摆名三昧。咫尺千里。觌面难通。次则彼晓汉谈。我知梵说。十得八九。时有差违。至若怒目看世尊。彼岸度无极矣。后则猛显亲往。奘空两通。器请师子之膏。鹅得水中之乳。内竖对文王之问。扬雄得绝代之文。印印皆同。声声不别。斯谓之大备矣。逖观道安也论五失三不易。彦琮也籍其八备。明则也撰翻经仪式。玄奘也立五种不翻。此皆类左氏之诸凡。同史家之变例。今立新意成六例焉。谓译字译音为一例。胡语梵言为一例。重译直译为一例。粗言细语为一例。华言雅俗为一例。直语密语为一例也。初则四句。一译字不译音。即陀罗尼是。二译音不译字。如佛胸前卐字是。三音字俱译。即诸经律中纯华言是。四音字俱不译。如经题上<T50p0723_01.gif<T50p0723_02.gif二字是。第二胡语梵言者。一在五天竺纯梵语。二雪山之北是胡。山之南名婆罗门。国与胡绝书语不同。从羯霜那国。字源本二十馀言。转而相生。其流漫广。其书竖读。同震旦欤。至吐货罗言音渐异。字本二十五言其书横读。度葱岭南迦毕试国。言字同吐货罗。已上杂类为胡也。若印度言字梵天所制。本四十七言。演而遂广。号青藏焉。有十二章教授童蒙。大成五明论。大抵与胡不同。五印度境弥亘既遥。安无少异乎。又以此方始从东汉传译至于隋朝。皆指西天以为胡国。且失梵天之苗裔。遂言胡地之经书。彦琮法师独明斯致。唯徵造录痛责。弥天符佛地而合阿含。得之在我。用胡名而迷梵种。失则诛谁。唐有宣公亦同鼓唱。自此若闻弹舌。或睹黑容印定呼为梵僧。雷同认为梵语。琮师可谓忙于执斧捕前白露之蝉。瞢在回光照后黄衣之雀。既云西土有梵有胡。何不南北区分。是非料简致有三失。一改胡为梵。不析胡开胡还成梵。失也。二不善胡梵二音。致令胡得为梵。失也。三不知有重译失也。当初尽呼为胡。亦犹隋朝已来总呼为梵所谓过犹不及也。如据宗本而谈。以梵为主。若从枝末而说。称胡可存。何耶。自五天至岭北。累累而译也。乃疑琮公留此以待今日亦不敢让焉。三亦胡亦梵。如天竺经律传到龟兹。龟兹不解天竺语。呼天竺为印特伽国者。因而译之。若易解者犹存梵语。如此胡梵俱有者是。四二非句。纯华言是也。第三重译直译者。一直译。如五印夹牒直来东夏译者是。二重译。如经传岭北楼兰焉耆不解天竺言且译为胡语。如梵云邬波陀耶。疏勒云鹘社。于阗云和尚。又天王梵云拘均罗。胡云毗沙门是。三亦直亦重。如三藏直赍夹牒而来。路由胡国。或带胡言。如觉明口诵昙无德律中有和尚等字者是。四二非句。即赍经三藏。虽兼胡语到此不翻译者是。第四粗言细语者。声明中一苏漫多。谓汎尔平语言辞也。二彦底多。谓典正言辞也。佛说法多依苏漫多。意住于义不依于文。又被一切故。若彦底多非诸类所能解故。亦名全声者。则言音分明典正。此细语也。半声者。则言音不分明而讹僻。此粗语也。一是粗非细。如五印度时俗之言是。二唯细非粗。如法护宝云奘师义净洞解声明音律用中天细语典言而译者是。三亦粗亦细。如梵本中语涉粗细者是或注云此音讹僻即粗言也。四二非句。阙第五华言雅俗者。亦云音有楚夏同也。且此方言语雅即经籍之文。俗乃术巷之说。略同西域。细即典正粗即讹僻也。一是雅非俗。如经中用书籍言是。二是俗非雅。如经中乞头博颊等语是。三亦雅亦俗。非学士润文信僧执笔。其间浑金璞玉交杂相投者是。四二非句。阙第六直语密语者。二种作句。涉俗为直。涉真为密。如婆留师是。一是直非密。谓婆留师翻为恶口住。以恶口人人不亲近故。二是密非直。婆留师翻为菩萨所知彼岸也。既通达三无性理。亦不为众生所亲近故。三两亦句。即同善恶真俗。皆不可亲近故。四二非句。谓除前相故。又阿毗持呵娄(目数数得定)郁婆提(目生起拔根弃背)婆罗(目真实离散乱)此诸名在经论中例显直密语义也。更有胡梵文字。四句易解。凡诸类例括彼经诠。解者不见其全牛。行人但随其老马矣。或曰。翻梵夹须用此方文籍者。莫招滥涉儒雅之过乎。通曰。言不关典非子史之言。用其翻对。岂可以委巷之谈而糅于中耶。故道安云。乃欲以千载上之微言传所合百王下之末俗。斯为不易矣。或曰。汉魏之际盛行斯意。致使陈寿国志述临儿国云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而相出入。盖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为浮屠。此为见译家用道德二篇中语。便认云与老子经互相出入也。设有华人能梵语与西僧言说。两相允会。可便谓此人为天竺人耶。盍穷其始末乎。是知若用外书须招此谤。如童寿译法华。可谓折中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矣。今观房融润文于楞严。僧肇徵引而造论。宜当此诮焉。苟参鄙俚之辞。曷异屠沽之谱。然则糅书勿如无书。与其典也宁俗。傥深溺俗厥过不轻。折中适时自存法语。斯谓得译经之旨矣。故佛说法多依苏漫多也。又传译之兴。奉行之意。不明本起何示将来。今究其宣扬略陈梗概。夫教者不伦有三畴类。一显教者。诸乘经律论也(不同瑜伽论中显了教是多分大乘藏教)二密教者。瑜伽灌顶五部护摩三密曼拿罗法也(瑜伽隐密教是多分声闻藏教)三心教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法也。次一法轮者。即显教也。以摩腾为始祖焉。次二教令轮者。即密教也。以金刚智为始祖焉。次三心轮者(义加此轮)即禅法也。以菩提达磨为始祖焉。是故传法轮者。以法音传法音。传教令轮者。以秘密传秘密。传心轮者。以心传心。此之三教三轮。三祖自西而东。化凡而圣。流十五代(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朱梁后唐石晋刘汉郭周今大宋)法门之贻厥孙谋。万二千年。真教之克昌厥后。或曰。译场经馆设官分职不得闻乎。曰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赍叶书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充之。次则笔受者。必言通华梵学综有空。相问委知然后下笔。西晋伪秦已来。立此员者。即沙门道含玄赜姚嵩聂承远父子。至于帝王。即姚兴梁武天后中宗。或躬执干。又谓为缀文也。次则度语者。正云译语也。传度转令生解。亦名传语。如翻显识论沙门战陀译语是也。次则證梵本者。求其量果密能證知。能诠不差所显无谬矣。如居士伊舍罗證译毗柰耶梵本是也。至有立證梵义一员。乃明西义得失。贵令华语下不失梵义也。复立證禅义一员。沙门大通充之。次则润文一位。员数不恒。令通内外学者充之。良以笔受在其油素。文言岂无俚俗。傥不失于佛意。何妨刊而正之。故义净译场。则李峤韦嗣立卢藏用等二十馀人次文润色也。次则證义。盖證已译之文所诠之义也。如译婆沙论。慧嵩道朗等三百人考正文义。唐复礼累场充任焉。次则梵呗。法筵肇启梵呗前兴。用作先容令生物善。唐永泰中方闻此位也。次则校勘。雠对已译之文。隋前彦琮覆疏文义。盖重慎之至也。次则监护大使。后周平高公侯寿为总监检校。唐则房梁公为奘师监护。相次许观杨慎交杜行顗等充之。或用僧员。则隋以明穆昙迁等十人。监掌翻译事诠定宗旨。其处则秦逍遥园。梁寿光殿瞻云馆。魏汝南王宅。又隋炀帝置翻经馆。其中僧有学士之名。唐于广福等寺。或宫园不定。又置正字。字学玄应曾当是职。后或置或否。朝延罢译事。自唐宪宗元和五年至于周朝。相望可一百五十许岁。此道寂然。迨我皇帝临大宝之五载。有河中府传显密教沙门法进。请西域三藏法天译经于蒲津。州府官表进。上览大悦。各赐紫衣。因敕造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之西偏。续敕搜购天下梵夹。有梵僧法护施护。同参其务。左街僧录智照大师慧温證义。又诏沧州三藏道圆證梵字。慎选两街义解沙门志显缀文。令遵法定清沼笔受。守峦道真知逊法云慧超慧达可瑰善祐可支證义。伦次缀文。使臣刘素高品王文寿监护。礼部郎中张洎光禄卿汤悦次文润色。进校量寿命经善恶报应经善见变化金曜童子甘露鼓等经。有命授三藏天息灾法天施护师号。外试鸿胪少卿赐厩马等。笔受證义诸沙门各赐紫衣并帛有差。御制新译经序冠于经首。观其佛日重光法轮发轫。赤玉箱而启秘。青莲朵以开芳。圣感如然。前代就堪比也。又以宣译之者乐略乐繁。隋之已前经题简少。义净已降经目偏长。古则随取强名。后则繁尽我意。又旧翻秘咒。少注合呼。唐译明言多祥音反。受持有验。斯胜古踪。净师犬译诸经偏精律部。自高文彩最有可观。金刚智也秘藏祖师。阿目祛也多经译匠。师资相接感应互彰。无畏言辞且多朴实。觉救加佛顶之句。人无间然。日照出显识之文。刃有馀地。思惟罥索。学喜华严。密语断章大人境界。流志宝积。菩提曼茶。华胥之理致融明。灌顶之风标秘邃。迪公勤其笔受。般若终乎译场。其馀诸公皆翻夹牒欲知状貌聊举喻言其犹人也。人皆人也。奈何姿制形仪。各从所肖。肖其父焉。若如此大则同。而小有异耳。良由译经是佛法之本。本立则道生。其道所生唯生释子。是以此篇冠首。故曰。先王将禜海。必先有事于河者。示不忘本也。
释智满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康。洛阳人。为童儿。见其家营佛会。意乐之。即投颍川龙兴寺落䰂受具。适闻洛阳神会禅师法席之盛。即往趋之。获心要。南游到黄山。值人之采黄连者。满问曰。此地名何。当属何郡。曰。黄连山也。属宣城。然多虎。愿师镇重以禳厌之。满乃焚香祷于佛。虎灾由是弭息。遂于灵阳泉上结茅而居。卒成大丛席。俄寂。春秋九十一。永贞元年塔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所为率意,不拘僧体。德宗建中初,于潞州佛寺题诗数篇亡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780 代宗大历间泽潞僧。随意所为,不拘僧相,或歌或笑,言事往往有验。德宗建中初,于潞州佛寺中题诗数首而亡。其中一首预言兴元间朱泚之乱被平定事。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一四〇引《广德神异录》。《全唐诗》谶记类收其诗1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未详何许人。汾晋间。颇彰异迹。世因以强练万回辈视之。建中初。题诗于潞州佛舍中云。此水连泾水。双朱血满川。青牛将赤虎。还号太平年。竟亡去。不知所在。然诗意亦莫有能窥测之者。至朱泚以泾源节度叛。驾幸奉天。四方勤王之兵。转战不已。其弟朱滔佐之。逮兴元元年乙丑。贞元二年丙寅。而后平。乃知此水者泚也。双朱则泚与滔也。青牛则乙丑。赤虎则丙寅。所指晓然。抑何其神也。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普满者。未知何许人也。于汾晋间所为率意不拘僧体。或歌或哭莫喻其旨。以言斥事往必有徵。故时人以强练万回待之。或入稽胡激劝修善。至有罢弋猎者。建中初于潞州佛舍中题诗数篇而亡去。所记者云。此水连泾水。双朱血满川。青牛将赤虎。还号太平年。题后人莫能知。至朱泚为泾源。叛徒推拥驾幸奉天。干时天下徵兵关辅贼据围逼连战。人方解悟。此水者泚也。泾水者泾州来兵始乱也。双朱泚与滔也。青牛者兴元元年乙丑。乙木青也。丑牛也。其年改元贞元。至二年丙寅。丙火赤也。寅虎也。至是贼始平。故曰还号太平年也。
神僧传·卷第七
僧普满。随意所为不拘僧相。或歌或笑莫喻其旨。以言事往往有验。故时人待之为万回。后于潞州佛舍中题诗数篇而亡。所记者云。此水连泾水。双珠血满川。青牛将赤虎。还号太平年题诗后人莫能知。及贼泚称兵。众方解悟。此水者泚字。泾水者自泾州兵乱也。双珠者泚与滔也。青牛者兴元二年乙丑岁。乙者木也。丑者牛也。明年改元贞元。岁在丙寅丙者火也。寅者虎也。至是贼已平。故云青牛将赤虎。还号太平年。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德宗贞元间僧人。二十一年(805)在台州,送日僧最澄归国。最澄《显戒论缘起》卷上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十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志满。姓康氏。洛阳人也。幼少之年属其家命沙门陈佛会。满意乐不舍。遂投颖川龙兴寺出家。闻洛下神会禅师法席繁盛。得了心要。南游到黄山灵汤泉所。结茅茨。而止。后采黄连乡人见满喜跃。满问。此何处耶。乡人曰。黄连山属宣城也。愿师镇此。柰何虎豹多害。满曰。虎亦有佛性。乃焚香祝厌之。由兹弭息遂成大禅院。后示寂。春秋九十一。永贞元年入塔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曾住五台山金阁寺,后居洛阳佛光寺。与顺宗讲谈禅理,帝大悦,益重禅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中唐时禅僧。嗣马祖道一。曾住五台山金阁寺,后住洛阳佛光寺。曾与唐顺宗谈禅。《景德传灯录》卷六有传,并收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1 【介绍】: 唐朗州武陵人。本渔师,有勇力,荆南节度使高骈擢为裨将。后逃归,聚众千人,自为帅,号“朗团军”。后居朗州,昭宗以为武贞军节度使。累官至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满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僖宗光启初,为虢州刺史、神策行营先锋使。二年,以兵赴行在,收复兴、凤二州,擢为凤州防御使。昭宗文德元年,为感义军节度使,加使相。景福元年,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陷凤州,存奔兴元。兴元陷,再奔阆州。
裴满胡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女真完颜部人。曾随劾里钵抗击桓□、散达诸部,牵大紫骝马以为贰马,驰至阵,令劾里钵得隙部署,大破敌军。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南唐时禅僧。嗣芭蕉慧清,后住洪州幽谷山。《景德传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九有传,并录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清满,俗姓田,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人。住卫州元丰院。为青原下十二世,天钵元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释行满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万州南浦人也。蚤年出蜀。阅潭湘禅会。挂锡石霜最久。诸公既示灭。乃抵豫章卒得指于大寂室中。寻游天台。览胜迹。因掌茗事于华顶峰下之智者院。平生怡怿。或与之共住几十年。未尝睹其有愠色夜就土榻。解衣喂蚤虱。晨坐房内外。则钜松之上。寄生小树低枝。若为满作礼。识者以为异。食量差少。四十年间。维至昵。略不见其便溺。开宝初。忽谓其友曰。我将行矣。当为我诵文殊名相助。其友从之。乃坐逝。春秋可八十馀。有唱道偈。颂行世。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
释行满者。万州南浦人也。羁贯成童厥性明点。笃辞所亲求为佛子。受戒方毕。闻重湖间禅道隆盛石霜之门济济多士。遂往求解。属诸禅师弃代满往豫章观诸法席。既得安然。次闻天台灵圣之迹。由是结束游之。栖华顶峰下智者院知众僧茶灶。见人怡怿。居几十载未睹其愠色。卧一土床。空其下烧粪扫而煖之。每日脱衣就床。则蚤𧒢蛰蜇焉唼之。及喂饲得所。还著衣如故。或人潜扪其衣。蚤虱寂无踪矣。先是居房槛外。有巨松横枝之上寄生小树。每遇满出坐也。其寄生木必袅袅而侧。时谓此树作礼茶头也。或不信者专伺满出。则纷纷然。满去则屹立亭亭更无动摇。虽随众食量少分而止四十年内人未见其便溺。以开宝中预向人说。我当行矣令众僧念文殊名号相助。默焉坐化。春秋年可八十馀。满多作偈颂以唱道焉。
满惟瑞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三年(1058)任无为军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