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溺水  拼音:nì shuǐ
陷落水中。如:「避免在危险水域游泳,以防溺水事件发生。」
分類:溺水水里
《漢語大詞典》:淹溺
指溺水。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其小儿或罹汤火,或遭淹溺,究与失足堕坑坠井者等,岂得以自尽律之乎?”
分類:溺水
《漢語大詞典》:垫濡(墊濡)
谓溺水。 唐 元稹 《后湖》诗:“万里尽泽国,居人皆垫濡。”
分類:溺水
《國語辭典》:拯溺  拼音:zhěng nì
援救、济助。《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四》:「岂非疗饥不期于鼎食,拯溺无待于规行。」《文选。谢灵运。述德祖诗二首之二》:「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國語辭典》:沉溺  拼音:chén nì
1.沉没。《韩非子。说疑》:「饥饿于山谷,或沉溺于水泉。」
2.积习太深。《后汉书。卷三六。陈元传》:「今论者沉溺所习,玩守旧闻,固执虚言传受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
3.湿疾。《左传。成公六年》:「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
4.陷于困厄。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夫拯民于沉溺,奉至尊之休德。」
《漢語大詞典》:颠溺(顛溺)
跌落溺水。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 永兴桥 之西, 陆氏 宅有大井,不知何年所凿……今为 富氏 得之,正居堂之中,以板覆盖甚谨,盖防颠溺也。”
分類:跌落溺水
《國語辭典》:假死  拼音:jiǎ sǐ
1.修道者,遗下其形骸,成仙而去。晋。王嘉《拾遗记》卷五:「昔之去人,或升云不归,或托形假死,获反者四五人。」
2.人体因触电、癫痫、溺水、中毒或呼吸道堵塞,而引起呼吸停止,心跳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从外表看来已处于死亡状态者,在医学上称为「假死」。
3.装死。如:「有些小虫,遇到敌人攻击时会假死来保护自己。」
《漢語大詞典》:出溺
溺水的人脱险,比喻脱离危难境地。 唐 于邵 《剑门山记》:“危邦载合,天府载寧,州閭以出溺相存,父子以厥初相欢。”
《漢語大詞典》:撜溺
救助溺水者。《淮南子·齐俗训》:“ 子路 撜溺而受牛谢。” 高诱 注:“撜,举也。”
分類:救助溺水
《国语辞典》:授手援溺  拼音:shòu shǒu yuán nì
伸出手去救援溺水的人。比喻救助陷于苦难的人。《三国志。卷一一。魏书。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于难。」
《国语辞典》:人溺己溺  拼音:rén nì jǐ nì
看到别人溺水,就像自己溺水一样。语本《孟子。离娄篇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原形容为政者仁爱的胸怀,关怀人民疾苦。如:「我们应该抱持人溺己溺的信念,去救济贫苦无依的人。」
分类:溺水自己
《國語辭典》:人工呼吸  拼音:rén gōng hū xī
一种急救方法。因中毒、触电、溺水或其他情况而使自然呼吸停止时,可借用人工方法,将空气导入及引出肺部,促使病患恢复自然呼吸运动。通常有徒手、口对口、压胸举臂等方式。
《國語辭典》:救生员(救生員)  拼音:jiù shēng yuán
在游泳池或海滨浴场,担任救护溺水者的工作人员。
七众溺水
【佛学大辞典】
(名数)第一人入水则溺。不习浮,入水故溺,水者生死之河水也,譬一阐提。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譬人天乘之将进而退者。第三人没已即出,出更不没。譬内凡之人,内凡者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也,永不堕于三恶。第四人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譬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即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已即去。譬缘觉人。第六人入已即去,浅处则住。譬菩萨。第七人既到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冤贼,受大悦乐。譬佛。见涅槃经三十二。【又】一、常没,入水则没,譬一阐提,常堕于恶道。二、暂出还没(人天)。三、出已则住(内凡)。四、出已遍观四方(声闻),四方者四谛也。五、遍观已行(缘觉),越声闻,而行于缘觉也。六、行已复往(菩萨)。七、水陆俱行(佛)。见涅槃经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