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0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泳之,号东溪。不事科举。广交当代名人。读书不拘绳尺,尤工于诗。曾赋杂诗一首,凡一千四百字,随事起义,随义炼句。性刚正,不与时俯仰。平生不娶。有《东溪集》。
全宋诗
甘泳(一二三二~一二九○),字泳之,一字中夫,号东溪子。崇仁(今属江西)人。年二十馀,以诗浪迹东南,受知于徐霖,与赵崇怿等友善。元至元二十七年卒,年五十九。有《东溪集》,已佚。事见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今录诗二十首。
元诗选
泳字中夫,一字泳之,自号东溪子,崇仁人。性刚正,不与时俯仰。平生不娶,效林和靖。读书不拘绳尺,尤工于诗。年二十馀,浪迹东南,受知于徐径畈、杨东涧。又与赵东林、黄大山、林正庵、曾平山游。至元二十七年卒,有《东溪集》。黄大山序其诗,谓高不诞,深不晦,劲不粗,全体似李贺而不涉于怪怪奇奇。《出岭杂言》一首,凡一千四百字,随事起义,随义鍊句,古今大篇,未或过之。所作甚富,鳌溪刻本止七百三十馀篇,今亦失传,可惜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297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会孟,号须溪。少补太学生。理宗景定三年廷试,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不仕,隐居以终。工词,多抒家国之恨,沉痛真率。有《须溪集》、《班马异同评》、《放翁诗选后集》等。
全宋诗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仆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为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为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著由子将孙编为《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为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为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为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元诗选
辰翁,字会孟,庐陵人。年十七,登陆象山之门。年二十四,补太学生。宋景定壬戌,年二十九,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托方外以归,隐居不仕。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会孟天资超特,人物伟然,以文章居当世之第一流。宋社既屋,肠断哀些,抆泪讴吟,积至万首。文祖先秦、《战国》、《庄》、《老》等书。字体奇逸,自成一家。有《须溪集》二百卷。草庐先生吴澄称其文典雅温润,明白敷畅,读之可见其为正人,非虚誉也。
词学图录
刘辰翁(1232-1297) 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有《须溪集》、《须溪词》。
全宋文·卷八二六二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补太学生,景定三年第进士。以亲老请为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遂不复出。当贾似道当国,辰翁对策极言时弊,以是得鲠直名,文章亦见重于世。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好评点诗文,多达数十种。著有《须溪集》。见《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三五,《宋季忠义录》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八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戴应魁,号雪溪,东莞(今属广东)人。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领乡荐,官连山县儒学。事见《东莞诗录》卷二、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七。今录诗二首。
全粤诗·卷四八
戴应魁,号雪溪。东莞人。宋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乡贡。官连山县儒学。事见《东莞诗录》卷二。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吴语溪,名不详。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与熊鉌(退斋)同领乡荐。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单庚金(一二三九~一三○五),字君范,剡(今浙江嵊县)人。度宗咸淳六年(一二七○)预两浙乡荐,以母丧不出。十年,就礼部别试见黜,随归剡源晦溪山中,自号晦溪处士。元大德九年卒,年六十七。事见《剡源文集》卷一六《单君范墓志铭》。
涂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高安人,字伯益,号云溪老人。至元间授瑞州判官,累迁怀远大将军,同知广东宣慰司。虽为贵官,而雅淡冲约,益励操行。致仕归,优游山水,人称平地神仙。
罗璧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4—1309 【介绍】: 宋元间镇江丹徒人,字仲玉,号竹溪。少孤,事母以孝闻。善骑射。宋末累官利州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世祖至元十二年在江陵降元,授管军千户。从定广南,升管军总管,镇金山,海盗屏绝。移守上海。十九年,为运粮万户,与朱清、张瑄由海道运粮北上。累官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请两淮荒闲之田给贫民耕种,岁得粟数十万斛。成宗大德初,除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后除都水监,奉命括两淮屯田,得疾卒。
全宋文·卷八三四一
罗璧,字子苍,号默耕,宋末元初徽州(治今安徽歙县)人。传朱子之学,著有《识遗》十卷(存)。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识遗》提要,《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韦奇(一二四六~一二七○),字学易,号若溪,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居安次子。理宗景定五年(一二六四)中科举嗣榜。度宗咸淳六年卒,年二十五。事见《诗话》卷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6—1302 【介绍】: 元大都人,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又号西溪子、寄直道人。世祖时曾官两浙转运使经历。辞归,居钱塘西溪,筑困学斋。起为江浙行省都事,后以太常寺典簿致仕。善诗文,工书画。尤工草书,酒酣吟诗作字,奇态横生,赵孟頫极推重之。有《困学斋杂录》、《困学斋诗集》。
元诗选
枢字伯机,渔阳郡人。至元间,以材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改江浙行省都事。意气雄豪,每晨出则载笔椟,与其长廷争是非。一语不合,辄飘飘然欲置章绶去,渔猎山泽间而后为快。轩骑所过,父老环聚指目曰:此我鲜于公也。及日晏归,焚香弄翰,取数十百年古鼎彝器,陈诸阶除,搜抉断文废款,若明日急有所须而为之者。宾至则相对吟讽林竹之间,或命觞径醉,醉极作放歌怪字,亦足自悦,见者以为世外奇崛不凡人也。公卿以词翰屡荐入馆阁,不果用,迁太常典簿。晚年懒不耐事,闭门谢客。营一室,名曰「困学之斋」,自号「困学民」,又号「直寄老人」。大德六年卒。元初,车书大同,弓旌四出,金、宋之故老,交相景慕,一时人物,称为极盛。伯机与李仲芳、高彦敬、梁贡父、郭佑之,皆以北人仕宦于南,俱嗜吟,喜鉴定法书、名画、古器物。而吴越之士因之引重,亦数人焉。伯机居钱唐时,吴兴赵子昂常貌其神,蜀郡虞伯生赞之曰:「敛风沙裘剑之豪,为湖山图史之乐,翰墨轶米薛而有馀,风流拟晋宋而无怍。」当时伯机文望,亦与子昂相伯仲云。
词学图录
鲜于枢(1256-1301) 字伯机,号困学民、寄直老人。大都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工诗文、词赋、散曲,善鉴定法书名画及古器物,而尤以书名家。善行草书,赵孟頫极推重之。有《困学斋集》。存词四首。
槜李诗系·卷五
枢字伯机,渔阳人。中岁始刻苦读书,因号困学,遂善词翰,工行草。虞集云:渔阳、吴兴、巴西,翰墨擅一代。谓枢与赵孟頫、邓文原也。枢尝于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之,呼为支离叟,朝夕抚玩,温日观至其家,醉即抱之,或歌或泣。又尝爱一蛮狮,水滴,乃汉物也,偶坠其吸子于西湖水阁,百计求之不得。既他往,三年复来,忽获于水中,以为神。一时诗人多咏其事。时浙省广济库岁以富户司出纳侵用官资者,府判王某辄拘其妻子,以小舟载之西湖,趁逐游人,收其奸钱纳官。枢因作湖边曲云:湖边荡桨谁家女,绿惨红愁羞不语。低回忍泪傍郎船,贪得金钱强歌舞。玉壶美酒不消忧,鱼腹熊蹯弃如土。阳台梦短去匆匆,鸳锁生寒愁日暮。安得义士掷千金,坐令桑濮歌行露。予阅顾玉山草堂集,秋华亭扁联系枢所书,自署槜李,当亦流寓吾禾,故为入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元诗选
石字介翁,婺之兰溪人。貌古气刚,喜诙谐。早慕杜古高之为人,后从王宗庵业词赋,自负甚高。年三十而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出入诸家,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也。因所居乡自号紫岩,晚徙城中,更号两溪。有诗三卷,门人同里吴师道正传选次,金履祥吉父为之序。
全宋诗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溪,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隐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紫岩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介翁,兰溪人。有紫岩集三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9—1293 【介绍】: 元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号静修。学宗程朱,而兼采陆九渊之说。家居教授,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辞归。有《静修文集》。
元诗选
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将生之夕。其父梦神人以马载一儿至其家,曰:「善养之,」故名之曰骃,字梦骥,后乃改今名字焉。天资绝人,日记千百言,六岁能诗。长而深究于周、程、朱、吕之学,杜门深居,不为苟合,公卿使者过之,避不与相见,人或以为傲,弗恤也。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尝游郎山雷溪间,号雷溪真隐。(又号樵庵。)至元十九年,徵拜右赞善大夫,以母疾请归。二十八年,召为集贤学士,固辞不起。越二年卒,年四十有五。延祐中,追赠翰林学士,容城郡公,谥文靖。当世庙初,姚文献公枢、许文正公衡、杨文献公果、商文定公挺辈布列台省,号称盛治。既而诸公相继告老,中朝贤士大夫多属意于静修,丞相不忽木尤力荐之,卒未竟其用。许文正公之应召也,道过静修,静修谓之曰:「公一聘而起,毋乃太速乎?」文正曰:「不如此,则道不行。」及静修不就集贤之命,人或问之,乃曰:「不如此,则道不尊。」世祖闻之,叹曰:「古有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欤!」所著有《四书精要》三十卷,诗五卷,名《丁亥集》,手所选定,尝自讽咏,取他文焚之。今所传文集十馀卷,又续集、遗诗、拾遗共若干卷,皆刊行于世。其论诗曰:「魏、晋而降,诗学日盛,曹、刘、陶、谢其至者也。隋、唐而降,诗学日变,变而得正,李、杜、韩其至者也。周、宋而降,诗学日弱,弱而后强,欧、苏、黄其至者也。」静修诗才超卓,多豪迈不羁之气。流派师承,于斯言见之矣。
朱南强 朝代:南宋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朱南强,字德方,句容(今属江苏)人。宋末太学生。宋亡隐居句曲古隍溪。自号东溪,别号黦醭。卒年七十三。有《黦醭稿》,已佚。事见《金陵诗徵》卷八,清乾隆《句容县志》卷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2—1339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仲芳,号月溪。自少刻意于学。以恩补将仕郎。入元绝意仕进,授官不赴,闭门授徒。有《四书训诂》、《诗文杂稿》等。
文文溪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5—1342 【介绍】: 元僧。会稽人,字湛堂,号越溪。俗姓孙。四岁能诵经,世祖至元中出家,习法华诸经。英宗召至京师,校正《无量寿佛》等经,赐号佛海大师。历居杭之三天竺,预知终期,端坐而卒。有《金刚经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和《弥陀经句解》等。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性澄字湛堂号越溪。绍兴会稽孙氏子也。父满母姜氏。梦日轮从空而堕。既觉日光犹照其榻遂生师。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授以佛经即能成诵若宿习焉。元至元丙子投石门殊律师祝发受具。石门谓。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乃教探律藏。而通其遮性双单止持作犯之义。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谒云梦泽法师于南竺普福。泽一见深加器重。历居清班要职。因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元世祖赐玺书复之。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求天台遗书。闻其国有事遂寝。大德乙巳出住杭之东竺丁未吴越大旱师率众说法祷雨格应岁饥民死无以敛。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至治辛酉驿召入京。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事竣辞归特赐金襕衣。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无遮会。时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事闻宠赉尤渥。赐号佛海大师。泰定甲子住上天竺。九年至顺壬午六月朔忽挝鼓告众曰。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自行无益世缘有限。虽愧不敏古德风烈犹或可攀。竟拂衣归天竺之云外斋。岁馀还越之佛果。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昼夜。屡感瑞应。一日月旦众以常仪问讯。师遽揖曰。老僧向非急于退步。一十二年几在半途矣。今日则有明日恐无。光阴其可把玩乎。烦点视衣钵用表无常。众为念佛。止曰。佛须自念。明晨却送别。黎明众集遂端坐而逝。阅世七十有八。坐六十有四夏。龛留七日颜貌如生。全身窆于清泰塔院。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咒经科。并行世。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性澄,字湛堂,号越溪,会稽孙氏子也。父满,母姜氏梦日轮从空而堕,既觉,日光犹照其榻,遂生澄。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授以佛经即能成诵。元至元丙子,投石门殊律师祝发受具。石门谓“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乃命探律藏而通其遮、性、双、单、止持、作犯之义。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谒云梦泽于南竺普福。泽一见深加器重,历居清要。以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元世祖赐玺书复之。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求天台遗书,闻其国有事,遂寝。大德乙巳,出住杭之东竺。丁未,吴越大旱,澄率众说法祷雨,上格苍穹,甘霖立应。岁饥,民死无以歛,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至治辛酉,驿召入京,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事竣辞归,特赐金襕衣。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无遮会。时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事闻,龙赉尤渥,赐号“佛海大师”。泰定甲子,住上天竺,劬苦九载,不倦津梁。至顺壬午六月朔,忽挝鼓告众曰:“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自行无益,世缘有限,虽愧不敏,古德风烈,犹或可攀。”竟拂衣归天竺之云外斋岁馀,还越之佛果,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书夜,屡感瑞应。一日诘旦,众以常仪问讯,澄遽揖曰:“老僧向非急于退步,一十二年几在半途矣,今日则有,明日恐无,光阴其可把玩乎?烦点视衣钵,用表无常。”众为念佛,止曰:“佛须自念。”明晨却送别,黎明众集,遂端坐而逝。阅世七十有八,坐六十有四夏。龛留七日,颜貌如生,全身窆于清泰塔院。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咒经科》,并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