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古埃及文明  拼音:gǔ āi jí wén míng
古埃及人所创造的历史、文化。发源于尼罗河,主要文物代表有金字塔、象形文字等。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国语辞典》:小步舞曲  拼音:xiǎo bù wǔ qǔ
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曲。为英语minuet的意译。早期按社会地位高低为序,讲究礼仪,并于起舞前先屈膝向舞伴和观众行礼。路易十四时,由卢利等音乐家引入法国宫廷,经路易十六的提倡而风行于全欧。十七、十八世纪时,常用于组曲和交响曲中,作为一个乐章,以其中庸的速度和优雅的风格为特色。初时仅是小二段式的曲体,现在一般多为大三段式、三拍子的形式。
《国语辞典》:希腊戏剧(希腊戏剧)  拼音:xī là xì jù
源于西元前六世纪的希腊祭神仪式,初为滑稽歌舞,以亚里斯多芬最著名。至伊士奇始立悲剧,与索福克俪、幼里披底并称为三大悲剧诗人。希腊戏剧是欧洲戏剧的起源。
《国语辞典》:锡安主义(锡安主义)  拼音:xí ān zhǔ yì
锡安,指耶路撒冷或犹太人的故土。锡安主义为起源于十九世纪后期的犹太人复国运动,目的在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重建家园。西元一九四八年,由于锡安主义者的努力,犹太人终于在联合国的同意下,如愿以偿的建立以色列国。时至今日,锡安主义仍以各种方式继续发挥其影响力,更是犹太人对以色列强烈向心力的来源。
《国语辞典》:秀姑峦溪(秀姑峦溪)  拼音:xiù gū luán xī
河川名。位于台东纵谷,源于崙天山,长七十七公里,可泛舟。
《国语辞典》:铁人三项(铁人三项)  拼音:tiě rén sān xiàng
一种体育竞赛项目。西元一九七四年发源于美国。参加者必需先游泳一点五公里,再骑自行车四十公里,再竞跑马拉松十公里,以所花时间短者为优胜。
《国语辞典》:土耳其浴  拼音:tǔ ěr qí yù
一种源于中东的沐浴法。在浴室内,利用热气、使人全身出汗,然后进行按摩,再做冷水浴或淋浴。有减轻体重、消除疲劳、清洁等功效。也称为「蒸气浴」。
《国语辞典》:长老教会(长老教会)  拼音:zhǎng lǎo jiào huì
基督新教的一派。起源于美国及苏格兰,奉法国宗教改革者喀尔文(John Calvin)的教义为宗旨。其教会行政采长老、牧师二元制,以会员自选的长老管理会务。
《国语辞典》:扬州评话(扬州评话)  拼音:yáng zhōu píng huà
一种以扬州方言讲说的曲艺。起源于江苏扬州,流行于上海、南京、镇江及江苏北部。表演时一人坐著说而不唱,以醒木为道具,增加气氛。传统书目题材如三国、西游等为长篇,现代者则以短篇居多。
《国语辞典》:布喀河  拼音:bù kā hé
河川名。青海省最大河川,发源于阿木尼厄枯山,最后注入青海。也称为「大非川」。
《国语辞典》:曾文溪  拼音:zēng wén xī
河川名。发源于阿里山山脉万寿山的西麓。往西南流经台南市进入嘉南平原,再经东势寮、麻豆区、海寮溪南寮等地,至七股乡及青草崙入海。主流全长约一百三十八公里,流域面积约一千一百七十七平方公里,为著名的嘉南大圳南干线水源。
《国语辞典》:洵河  拼音:xún hé
河川名。位于陕西省南部。源于陕西省宁陕县东北,秦岭南麓纱罗幛。南流经柞水、镇安,至洵阳县境纳乾祜河,于洵阳县东注入汉水。长一百馀公里。
《国语辞典》:撞球  拼音:zhuàng qiú
1.一种球类运动。起源于法国的一种草地木球游戏,经过多次的改良、演变,目前撞球的游戏方式为在长方形的球台上放置一或二颗白色母球以及数颗红色或其他颜色的子球,击球者以球杆直接撞击母球来碰撞其他子球,进入球台四周的袋子而得分。可一人或多人同玩。现在的比赛方法分为三球落袋(比例)、二十二彩球(司诺克)、和撞击式(四球开轮)三种。其中以司诺克较为流行。
2.撞球比赛所用的球。圆形,色纯,鲜艳有光泽。制球的材料包括高压纸浆成型、象牙磨制、石灰酸树脂铸造和特型化学新材料。重量依不同的种类分一四五至一四六公克、一五六至一六○公克、二四五至二四七公克三种;直径分别为五点二五公分、五点六公分、六点七公分。也称为「弹子」。
《国语辞典》:八极拳(八极拳)  拼音:bā jí quán
一种拳术。发源于河北省沧县。因该拳可把劲力发向四面八方,故称为「八极拳」。此拳发功刚猛,打击威力很大。因拳形与钯子的铁爪相似,故也称为「钯子拳」。其套路可分小八极拳、大八极拳、八极连环拳和六大开拳等。目前国军所教习的莒拳,即由此拳改良而成。也称为「巴子拳」、「钯子拳」、「空心拳」、「虎爪拳」。
《国语辞典》:八掌溪  拼音:bā zhǎng xī
河川名。源于阿里山山脉,向西流经嘉义、新营,在布袋附近注入台湾海峡,上游建有仁义潭水库、鹿寮水库及白河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