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浇湿
因浇上水而变湿。例如:浇湿土地的雨水。
分類:上水
《骈字类编》:平湿(平湿)
周礼原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疏土之高者曰丘大阜曰陵水涯曰坟下平曰衍高平曰原平湿曰隰
《骈字类编》:晚湿(晚湿)
宋璟梅花赋见朝滋下
《韵府拾遗 缉韵》:田湿(田湿)
耿湋诗夜雨新田湿春风曙鸟鸣
《韵府拾遗 缉韵》:海湿(海湿)
孔平仲诗学馆人归静若山久阴海湿上衣冠
《漢語大詞典》:迸湿(迸溼)
谓下细雨。 唐 薛能 《春雨》诗:“迸溼消尘虑,吹风触疾颜。”
分類:细雨
《骈字类编》:得湿(得湿)
诗熠耀宵行疏天阴沉数雨在于秋日萤火夜飞之时也故云宵行然腐草木得湿而光亦有明验
《國語辭典》:湿度(溼度)  拼音:shī dù
空气中水气含量的程度。
《分类字锦》:湿芦(湿芦)
杨万里 湿芦经火自成薪。
分类:
《漢語大詞典》:湿痹(濕痺)
同“ 湿痺 ”。亦作“溼痹”。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若以所言不纯,而弃其文,是治珠翳而剜眼,疗溼痹而刖足。”
中医学病名。痺症类型之一。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黏腻滞着所致。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痉湿暍:“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痺。湿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栾荆:“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癲癎狂痉,湿痺寒冷疼痛。”
《漢語大詞典》:湿奥(濕奥)
潮湿温暖,暖和。奥,通“ 燠 ”。《汉书·李寻传》:“季夏举兵法,时寒气应,恐后有霜雹之灾;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湿奥,恐后有雷雹之变。”
《漢語大詞典》:洳湿(洳濕)
潮湿。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五章:“一大群人静静的拥挤在那里,地上是洳湿的,大家都不管。”
分類:潮湿
《漢語大詞典》:津湿(津濕)
透湿。 毕方 等《千重浪》第十四章一:“两人在泥水里蹚着,尽管他们把裤脚卷到大腿,也被激起来的水花溅得津湿。”《收穫》1981年第4期:“他走进门,脱了雨衣,下意识地摸了摸左边的那只衣袖。我也似乎感到有一片津湿、冰凉的布贴到了皮肤上。”
分類:毕方
《韵府拾遗 缉韵》:讶湿(讶湿)
樊晦燕巢赋叠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
《漢語大詞典》:湿浊(濕濁)
潮湿混浊。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
分類:潮湿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