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1 【介绍】: 唐卫州汲人。傅神童弟。武则天载初元年,为合宫主簿、左肃政台御史,除左补阙。上书称武氏符瑞,合革姓受命,则天悦,擢给事中。数月,加平章事,守鸾台侍郎。其年九月武则天黜唐称周,废唐宗庙,自称皇帝,赐游艺姓武氏,加银青光禄大夫。逾月,停知政事。旋为人告以谋反,下狱死。游艺于一岁之中,赐袍自青及紫,人号“四时仕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福建建宁人,字子六。有《天经或问》。
《国语辞典》:棚拦(棚拦)  拼音:péng lán
棚,乐棚。拦,勾拦。棚拦泛指游艺及风月场所。《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四出》:「才出门前便是试院,耍闹却是棚栏,左壁厢角奴鸳鸯楼,右壁厢散妓花柳市。」
《国语辞典》:麒麟阵(麒麟阵)  拼音:qí lín zhèn
一种流行于新竹县新埔镇的民俗游艺。表演时以一对大型麒麟,搭配一老丑与老旦,及一对大头娃娃,全由男人装扮而成,再配合锣鼓的节奏在广场上互相戏弄、追逐,类似舞龙舞狮。
《國語辭典》:火棒  拼音:huǒ bàng
一种表演用的短棒。在棒子的一端裹布,浇上酒精,点燃后在黑暗中挥舞,可呈现出各种曲线形的火光,非常美丽壮观。
《國語辭典》:彩头(彩頭)  拼音:cǎi tóu
1.吉利的徵兆。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若是有缘分,得成全这一桩好事,岂不美哉。呀!姐姐正在门首,这也是个彩头,待我见去。」也作「䌽头」。
2.光彩、有脸面。《红楼梦》第三七回:「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
3.竞赛或赌博中获胜者可得到的奖品。如:「既是竞赛,好歹也要有些彩头,才能教与赛者尽力。」
《漢語大詞典》:耍龙(耍龍)
一种传统的民间游艺。用布或绸做成形状像龙的外壳,由数人或十馀人用木棒擎举挥舞,做出龙蜿蜒游动和飞舞的情态。有的前面还有一人举着一颗龙珠。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铁路就绕着炸弹坑弯来弯去,活像耍龙。”
《漢語大詞典》:康乐球(康樂球)
一种游艺项目。在周围高起、四角有圆洞的盘上摆上象棋子形状的木球,玩时按一定规则用杆子把自己的球先全部撞进圆洞者为胜。
《漢語大詞典》:克郎球
即康乐球。一种游艺项目。详“ 康乐球 ”。
分類:游艺
《漢語大詞典》:康乐球(康樂球)
一种游艺项目。在周围高起、四角有圆洞的盘上摆上象棋子形状的木球,玩时按一定规则用杆子把自己的球先全部撞进圆洞者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