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泳游
游泳,涵濡。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朋友姻戚泳游於德宇者,如归焉。” 宋 胡锜 《耕禄稿·代侯亚贺皇帝耤田礼成表》:“天地祖宗之歆格,和溢奉璋;孝弟颁白之泳游,恩霑赐帛。”
分類:游泳
《漢語大詞典》:踏水
亦作“蹋水”。
(1).临水;傍水。 唐 韩翃 《送监军李判官》诗:“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唐 无名氏 《渔父·和张志和词》之十二:“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唐 韩偓 《玩水禽》:“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
(2).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水浒后传》第十五回:“ 李逵 道:‘不消寻船,你跟我来。’牵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三侠五义》第四九回:“见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脱了衣靠。”
(3).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 北江左右官军,被妖妇驾云踏水,叫住就住,放行就行,恰似綫抽傀儡一般。”
(4).脚踏水车戽水。 宋 辛弃疾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词:“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旱已尝新,隔墙沽酒煑纤鳞。” 清 祝咸章 《踏车行》:“卖来卖去苦钱水,僱人踏水无昏晓。” 清 陈均 《踏车叹》:“雨少踏水入,雨多踏水出。” 高晓声 《流水汩汩》:“你们年轻人连水都没有踏过,真不知道踏水的苦。”
《國語辭典》:畅游(暢遊)  拼音:chàng yóu
尽情的游赏。《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
《國語辭典》:会水(會水)  拼音:huì shuǐ
善于游泳。如:「没想到像他那样会水的人,居然差点溺毙!」
分類:游泳
《國語辭典》:潜泳(潛泳)  拼音:qián yǒng
为泳者潜在水底或水中的一种游泳方法。
《漢語大詞典》:善没
善于潜水或游泳。列子·说符:“ 白公 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 孔子 曰:‘ 吴 之善没者能取之。’” 金 王元粹 《襄阳七绝句》之六:“江上小儿夸善没,一日入水知几回。”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正犹洪水横流,自将灭顶,乃神驰彼岸,出全力以呼善没者尔,悲夫!”
分類:于潜游泳
《國語辭典》:耳塞  拼音:ěr sāi
1.用软橡胶制成的塞子。可塞在耳内,防止进水或噪音。
2.可塞在耳中的小型受话器。多用在收音机与助听器上。
《國語辭典》:耳垢  拼音:ěr gòu
为外耳道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或蜡状物质,和外耳道皮肤剥落上皮混合后的产物。也称为「耳垢」,俗称为「耳屎」。
《國語辭典》:健水  拼音:jiàn shuǐ
1.识水性、擅长游泳的人。唐。李公佐〈古岳渎经〉:「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
2.激流。唐。杜牧 茶山下作诗:「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
分類:激流游泳
《國語辭典》:橡皮圈  拼音:xiàng pí quān
1.以橡胶制成的圆环,有伸缩性,可用以裍绑物品。
2.以橡皮制成的救生圈,内充空气,可用来练习游泳。
《国语辞典》:蝶式  拼音:dié shì
一种游泳姿势。身体俯卧,肩与水面平行,两臂同时朝前方挥摆,双腿动作也须对称一致。如:「这位游泳选手在蝶式一百公尺的项目中得到冠军。」
《国语辞典》:尾鳍(尾鳍)  拼音:wěi qí
鱼类末端的鳍,为鱼类游泳动力的来源。
《国语辞典》:泳装(泳装)  拼音:yǒng zhuāng
游泳时所穿的紧身衣服。也称为「泳衣」。
《国语辞典》:泳衣  拼音:yǒng yī
游泳时所穿的紧身衣服。也称为「泳装」。
《國語辭典》:浴场(浴場)  拼音:yù cháng
供人沐浴的场所。如:「北投温泉浴场历史悠久、保存完整,是当地珍贵的文化资产。」
《國語辭典》:泷夫(瀧夫)  拼音:lóng fū
善于泅水的人。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泷夫拟楫劈高浪,瞥忽浮沉如电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