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八叉手
   
叉手万言

相关人物
温庭筠


《冷庐杂识》卷一〈温八吟〉~30~
王定保唐摭言谓:「温庭筠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几,每赋一咏一吟而已,故场中号为『温八吟。』」孙光宪北梦琐言谓:「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为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号『温八叉。』」今人徵典,但知有「八叉」,罕知有「八吟」矣。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温庭筠〉~496~
唐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而士行有缺,搢绅薄之。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部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试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求进士对之。庭筠乃以「玉条脱」续也。宣宗赏焉。又药有名「白头翁」,温以「苍耳子」对。他皆此类也。宣帝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假其修撰,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宣皇好微行,遇于逆旅,温不识龙颜,傲然而诘之曰:「公非长史司马之流耶?」帝曰:「非也。」又白:「得非大参簿尉之类耶?」帝曰:「非也。」谪为坊城尉。其制词曰:「死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尔既德行无取,文章何以补焉。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竟流落而死也。豳国公杜悰自西川除淮海,庭筠诣韦曲林氏林亭,留诗云:「卓氏炉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豳公闻之,遗绢千匹。吴兴沈徽云:「温曾于江淮为亲槚楚,由是改名庭筠。又每岁举场,多为举人假手。」侍郎沈询之举,别施铺席,授庭筠,不与诸公邻比。翌日,于帘前请庭筠曰:「向来策名者,皆是文赋托于学士。某今岁场中,并无假托,学士勉旃。」因遣之,由是不得意也。
典故
相关人物
温庭筠
 
李商隐


唐 裴庭裕 《东观奏记》卷下
﹝ 温庭筠 ﹞词赋诗篇,冠绝一时,与 李商隐 齐名,时号‘温李’。
《漢語大詞典》:手八叉
唐 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入试,叉手构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后因以“手八叉”形容文思敏捷。 清 赵翼 《集益斋即事戏呈休宁座主》诗:“公於此已肱三折,我愧才非手八叉。”
《國語辭典》:温八叉(溫八叉)  拼音:wēn bā chā
人名。即晚唐诗人温庭筠。参见「温庭筠」条。
《漢語大詞典》:温李
晚 唐 诗人 温庭筠 、 李商隐 的并称。两人作品同属绮丽风格,在当时齐名,故称。 唐 裴庭裕 东观奏记卷下:“﹝ 温庭筠 ﹞词赋诗篇,冠絶一时,与 李商隐 齐名,时号‘温李’。” 金 元好问 《黄金行》:“笔头仙语復鬼语,只有 温 李 无他人。”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学 温 李 最易入於淫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