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温爱(温愛)
温和慈爱。 柔石 《二月》二二:“她做这种事是非常温爱的。” 冯德英 《苦菜花》第四章:“母亲的话声渐渐缓下来,她用温爱的目光,看看女儿,又看看 姜永泉 。”
《漢語大詞典》:温痕
温和的光影。指日光。 宋 杨万里 《霜寒辘轳体》诗:“窗风经怒响,帘日漏温痕。”
《漢語大詞典》:煦愿(煦願)
温和诚谨貌。愿,通“ 愿 ”。 宋 王安石 《曾公夫人万年太君万氏墓志铭》:“女子之德,煦愿愉愉。”
分類:温和诚谨
《漢語大詞典》:详润(詳潤)
安详温和。《亢仓子·臣道》:“朝廷百吏,姿貌多美,颜色谐和,词气华柔,动止详润。”
分類:安详温和
《国语辞典》:牧羊犬  拼音:mù yáng quǎn
一种狗。具有忠诚、温和、聪明等特性。可看顾羊群或驱赶离群羊只归队,并可抵禦狼等野兽的侵袭。
《國語辭典》:和婉  拼音:hé wǎn
温和委婉、平和委婉。如:「这个人个性和婉,与同事相处融洽。」清。郭则沄《十朝诗乘》卷八:「华亭沈文恪接物和婉,而当大事不挠。」
《漢語大詞典》:柔汤(柔湯)
药性温和的汤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建 病得之好持重……臣 意 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漢語大詞典》:谦煦(謙煦)
谦逊温和。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然外甚谦煦,喜评论,终日亹亹不倦。”
分類:谦逊温和
《漢語大詞典》:雍容不迫
雍容:温和大方的样子。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例如: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元史·刘敏中传
《漢語大詞典》:煴恭
温和恭顺。 汉 徐干 中论·考伪:“託之乎煴恭,然而时有距絶击断,严厉。”煴,一本作“ 温 ”。
分類:温和恭顺
《漢語大詞典》:温恂
温和恭顺。 茅盾 《野蔷薇·一个女性二》:“围绕着 琼华 的一伙中,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少年;很温恂的人儿,但是很和别的少年合不来。”
分類:温和恭顺
《漢語大詞典》:温巽
温和谦逊。 明 李东阳 《明故封承德郎户部主事陈先生墓志铭》:“教务经术程式不弛,然辞色温巽,即之盎然可亲。”
《漢語大詞典》:温恻(温惻)
温和悽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妃召生妻入宫,将鴆之。既见,妻以珊瑚镜臺纳妃,辞意温惻。”
分類:温和
《國語辭典》:温柔敦厚(溫柔敦厚)  拼音:wēn róu dūn hòu
温和而笃实宽厚。《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任文公传》:「夫物之所偏,未能无蔽……如令温柔敦厚而不愚,斯深于诗者也。」
《漢語大詞典》:温濡
温和柔润。管子·幼官:“以倮兽之火爨,藏温濡,行欧养,坦气修通。” 尹知章 注:“君子所藏者温和濡缓,所以助土气。”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念孙 曰:“‘儒’‘濡’皆‘偄’字之误。凡隶书从耎之字多误从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