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官渡柳
东汉 末年, 曹丕 在 官渡 植柳,以为 官渡 之战的纪念。后多用为感怀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奉报寄洛州》诗:“ 黎阳 水稍渌, 官渡 柳应春。” 唐 独孤及 有《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诗。
《漢語大詞典》:搭渡
一种用木头二方,夹装在门槛里外,可使车辆从槛外入内的桥状装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其餘部院,亦各有禁忌。如礼部甬道屏门,旧不加搭渡。”
《漢語大詞典》:卖渡(賣渡)
船工收钱渡人过河。 清 吴嘉纪 《我昔五首效袁景文》诗之一:“渔船贪利夜卖渡,金大乃许载人去。”
分類:船工
《漢語大詞典》:泅渡
游泳而过。 碧野 《水电城风貌》:“战士们一批一批挽着胳膊过江,水深流急,艰难泅渡。”
分類:游泳
《漢語大詞典》:桔柏渡
古渡名。在 四川省 昭化县 境内 白水江 与 嘉陵江 合流处。 唐 杜甫 有《桔柏渡》诗。
《分类字锦》:拥渡穷漠(拥渡穷漠)
陆游 初冬风雨骤寒作短歌 夜拥雕戈渡穷漠。
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马渡江(五馬渡江)
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东晋 王朝事。晋书·元帝纪:“ 太安 之际,童謡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 西阳 、 汝南 、 南顿 、 彭城 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原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菴人。”亦作“ 五马浮江 ”。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 南海 。”
《漢語大詞典》:踏芦渡江(踏蘆渡江)
《坚瓠广集·离地草》引 唐 冯贽 《记事珠》:“ 兎牀国 有离地草,人以藉足,不步而行。 达磨 见 梁武 ,去来自由,以有此草也。其叶如芦,故传踏芦渡江。”因用指佛法广大,本领非凡。 清 赵翼 《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乘杯过河驶往还,踏芦渡江狎澔涆。”
《分类字锦》:铁船渡海(铁船渡海)
九国志闽贾郁性峭直不容人吏文过为仙游令及受代有一吏酣酒郁怒曰吾当冉典此邑以惩女辈吏扬言公欲冉作县令犹造铁船渡海也郁闻之不言是岁擢授赞善大夫复典旧邑时醉吏为库吏盗官钱数万下狱具状郁批前牍尾曰窃铜镪以润家非因鼓铸造铁船而渡海不假炉锤因决杖徙之胥皆慑伏
分类:县令
《漢語大詞典》:衣冠南渡
(1). 西晋 末, 晋元帝 渡 江 ,建都 建业 (今 江苏 南京 ),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异哉, 晋氏 之有天下也!自 雒阳 荡覆,衣冠南渡, 江 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后用以借指 唐 “ 安 史 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边塞 西蕃 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2).指 北宋 末, 宋高宗 渡 江 ,建都 临安 (今 浙江 杭州 ),中原士庶南迁之事。 宋 陆游 《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臣伏睹方今,虽中原未復,然往者衣冠南渡,盖亦众矣。”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四:“衣冠南渡依 江 左,文献中州灭没间;谁与诗场鬭金炬, 劒南 身后有 遗山 。”
《分类字锦》:衔衣渡水(衔衣渡水)
宋书王懿传懿字仲德符氏之败仲德与兄睿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被创走路经大泽不能前因卧林中忽有青衣童儿骑牛行见仲德问曰食未仲德告饥儿携食与之仲德食毕欲行水潦暴至莫知所如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渡水仲德随之获济
分类:杂兽
《國語辭典》:香象渡河  拼音:xiāng xiàng dù hé
香象,带有香味的大象。香象过河,能直到河底。语本《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一,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比喻悟道精深。后也用以称赞诗文写得精辟、透澈。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数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也作「渡河香象」、「香象绝流」。
《国语辞典》:泥船渡河  拼音:ní chuán dù hé
泥制成的船过河,遇水易散。比喻世道险恶,如乘泥船过河。《三慧经》:「人在世间,譬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
分类:世道险恶
《国语辞典》:三豕渡河  拼音:sān shǐ dù hé
比喻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参见「三豕涉河」条。汉。蔡邕〈月令问答〉:「盖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类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练字》:「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
《国语辞典》:过渡金属(过渡金属)  拼音:guò dù jīn shǔ
列于化学周期表中间第3到第12族的金属元素。如铁、钴、镍、铜、银、金。也称为「过渡元素」。